关于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10 02:52:56

关于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摘 要: 在新形势下,构筑符合学分制要求的教务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对于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以及学分制下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学分制条件下教务管理模式构建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 高校教务管理 学分制 信息网络化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作用,教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务管理要求我们要采取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务管理思想和观念,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教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教务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的主要弊病

1.传统管理模式及其惯性下的制约。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依靠管理者的经验进行协调,这样的管理虽在某些局部、某些时段能起着一些作用,但是难以统筹全局,缺乏应变突发局面的有效机制;同时,管理观念陈旧、思想僵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部门信息难以整合;对于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充分的认识,思想意识落后,新的技术手段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2.信息网络化技术手段运用不足。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务管理的思想、观念、对象、内容和手段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特别是对于信息网络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出了强烈的要求。许多高校对于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硬件设备投入力度不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切合本校特点和需要。

3.教务管理队伍薄弱。许多管理人员未接受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习惯于按指示、文件、经验办事;信息技术能力还不高,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教务管理工作繁杂、压力大、责任重,一些人员不愿从事这一工作,队伍不稳定。

二、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模式的新特征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实行学分制或学年学分制,学分制作为先进的管理制度,其灵活性强,更适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教务管理所要处理的信息量倍增,对于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技术要求更高。学分制的性质决定了高校要采用有别于学年制下的传统教务管理模式,相比而言,学分制教务管理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管理对象趋于个体化。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的组织、学籍的管理均以班级为单位,管理相对比较稳定,操作比较单一;而在学分条件下,管理对象转为单个学生,在选修课程、专业方向、时间安排、选课的跨度和教师安排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在管理上更为复杂。例如,我校规定,学校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本科各专业允许学生在3―6年内(累计实际在校修业时间最多延长至8年)完成学业。与之配套的选课和选修制度,包括选修、免修、缓修、补修、先修、重修、退学试读制和第二专业等。

2.管理内容趋于多样化。学年制下,学生学籍信息相对单一,课程设置上也相对稳定;但实行学分制后,由于每个学生志趣、爱好不同,所选课程也就不同,学生可以跨专业选课,选辅修专业,考第二学位,转专业,等等;同时,弹性学制意味着同一年入学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年限也会不同。这提高了课程安排和调度、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的复杂程度。学生的信息量骤然膨胀,意味着在日常教务管理运行中,情况复杂多变,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同时,对于教学管理而言,每学期的开课计划、课程安排表、课程简介、主讲教师简介、教师上课安排等信息和指导、组织学生网上选课及选课系统等,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工作环节都存在着不确定和复杂多变的因素。

3.管理手段趋于信息化。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顺应了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92%以上的高校已经建立起校园网,许多高校都建立和完善了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使得日常教学状况信息、教学管理、过程控制等教务管理日趋规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从而大大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弹性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的专业数、班级数、学生数等都大规模增加,按原来传统模式下的纯人力机械式去管理已不现实。各种信息量大幅增长,管理人员如果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将疲于应付,工作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高校提高信息化水平不但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工作量,而且可以大大地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可大大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教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具有历史延续性,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又使管理工作更显复杂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教务管理要符合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首先要求转变管理思想,确立人本管理思想。改变传统集权式下的一级管理的教务管理模式,在保证学校的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校院两级的积极性,以建立一个稳定、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人本管理思想体现在整合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环境等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程序和信息化的手段,使各项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能。

2.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程序。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教务管理制度要体现教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要制定规范严密、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合理设置和调整内部机构,明确管理决策和执行的职责,以避免职能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其次,要建立信息、决策、执行、监督环节等各模块工作流程,以实现对教务管理的全过程有效监管,真正实现教务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做到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3.实现教务管理的信息网络化。万人规模的高校如果不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话管理和开发一套良好的应用软件平台,要实现教务管理的高效和质量谈何容易?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许多高校的管理系统都是对从外面公司买来的软件进行一些基于局部需求的二次设计和开发而成的,软件开发人员不熟悉教务管理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而教务人员缺乏软件开发能力,很少有理想的构筑在整个教务管理系统上的教务管理软件;同时,高校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数据类型和开发技术的不同致使许多部门的信息难以整合,缺乏有效的共享。因此,高校要结合内部自身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组织专门的管理技术人员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宜本校的教务管理软件。此外,要对学校各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数据共享。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条件,从学分制管理的要求出发,建立一个整合各类信息的网络平台,即教务管理系统,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成绩管理、学分登记、开课情况、学籍管理等环节整合在一个大的框架中,以实现信息网络话基础上的动态管理,实现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务处与二级学院之间,教师、学生与教务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务各部门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效率。

4.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效率是由人决定的。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务管理日益向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变,这对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明确责任意识,提倡奉献精神。首先,要更新管理思想观念。传统上管理者主要凭借经验进行协调和指挥管理系统,这样的管理在某些局部、某些时段能起到作用,但终究难以持久,难以驾驭全局。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视角增进教务管理者对管理活动的科学认识,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有效地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其次,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务管理人员必须精通教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教务管理中的各项原则、要求和程序,还要加强对其进行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信息化认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再次,要明确责任意识。教务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高校要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理论素质,帮助正确认识教务管理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明确责任意识。最后,要提倡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教学重于一切,教学先于一切,一切服从于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服务意识。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然。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学习过程的成材环境和运作机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原则,满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务管理模式问题涉及观念的改变、体制的改革、人员的素质、新技术的使用与资金设备的投入等多方面,教务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网络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1,(7).

[2]杨光.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信息管理平台[J].现代教育科学,2003,(5).

[3]及歆荣,滕桂法.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S1).

上一篇:论先秦兵家的战争经济思想 下一篇:论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