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口语交际教学融会在教学之中

时间:2022-03-09 11:12:22

将口语交际教学融会在教学之中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参与社会事务,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目前的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 有些学生到了毕业时,还不敢大声地对别人说话,更不用说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关键词:口语交际 学校教学 融会

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因而有一部分学生到了毕业时,还不敢大声地对别人说话,更不用说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可以说,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各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把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切不可忽视。

一.将口语教学提到学生终生素质的高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 纪教育发展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就是要社会上的每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敢于交流,懂得关爱,善于协调, 学会合作,能与人和睦相处,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口语交际能力正是一个人参与社会事务,进行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

在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不仅如此,还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总目标:“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这么重要,我们的考试就不能不体现出来。我们可以设计话题,辩论的内容让学生写下来,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谈看法,也可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发帖、跟帖等等。这样师生才会重视起来,而且使考试改革真正能从学生的能力入手。目前已出现了这样可喜的现象,值得大力提倡。

二.将口语教学融贯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说老实话,口语交际教学单凭教材上的几个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既然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我们为何不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训练呢?

“新课标”注重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锻炼说话的能力,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议,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如教《紫藤萝瀑布》,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因为――”的句式说话。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济南的冬天》时,仿照课文的写法,以“冬日的雪景”为题口头描述片段;在教《羚羊木雕》时,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针对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说一段话。这样的训练,既拓展了课文、锻炼了写作能力,又提高了口语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叶圣陶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我们应该把作为实际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手段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融合为一,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写作、口语交际活动中既学到了技能,又实现了自我。根据写作教材的要求进行专项的口头作文训练,如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的口头作文。在七年级第一次作文课时,可以要求学生自我介绍,或对班次上的某一个同学进行外貌描述,让同学们判断是谁。还可采用口头评论、口述见闻、口头述图等形式。

结合习作评讲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尝试着由学生先分组互相评议,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学生评价,教师补充。通过评议、修改,培养语感,矫正语病,提高说话在严密性与条理性,实现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

师生互动可以在师生间构建一座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也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表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多与学生互动的训练内容。如开展师生问答,师生共同演示,师生一起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

生生互动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安排一些如讨论、复述、争辩、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当然还有群体互动,这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我们要不放过任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也不放过让每位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才能将口语教学落实到实处。

三.将口语教学融贯在学校教学的全方位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配合”语文教师应了解其它科目学习进度,因地制宜设计相关的活动,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软化学科边缘。在把握语文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适当适时地向各科教学开放,并相互渗透,发挥整体协调提高的作用,让学生认识语文存在于方方面面。

把语文学科与自然、历史、地理、时事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起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比如,“莲文化的魅力”,在第一个部分,就要求学生就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千年古莲发芽之谜;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进行科学探究等等。比如教《长征》,就可以跟历史连接起来。这样,通过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起来,就能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当然,其它学科的教学也不能放弃,而且要强化。如历史教材几乎每一课都有议一议,或是动脑筋。有的动脑筋还设计了两个学生针锋相对的意见,让学生讨论,这就是口语交际的极好教材。其它理科教学也是这样,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等。就连体育也能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说出技巧要领,谈各自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等。让每位教师都承担起口语教学的责任。

我们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不放过学生课后的交谈,注意倾听,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总之,口语交际教学人人有责,处处培养。这样才能形成口语交际教学的氛围。

四.将口语教学融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口语交际本来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就是人的生活形式。在社会生活中无不呈现出来,因此,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单靠课堂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这一动态的实用的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交流。

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对生活中所捕捉到的典型事例要学生加以复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在适当的时候集中训练,把这些平时积累的复述经历加以整理归纳,在班上向其他同学表演。也可多组织课外活动,如到福得院帮老人打扫卫生,向老人讲故事,听老人们说自己的人生经历等,这些都会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还可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谈祖国的山河美,四季的风景美,说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等,这样又为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贴进学生生活实际,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们可以让学生畅谈青春,畅谈理想,畅谈难忘同学友谊、老师恩情、父母亲情等等。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辩论,辨明社会现象,辨明是非,辨明思想,辨明发生在身边的事。师生之间不但要QQ聊天,还可在班级建立起QQ聊天群,这样不仅拓宽延伸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还拓展延长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还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织演讲赛、辩论赛、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联欢会、座谈会、主题班会等活动,组织学雷锋、学先烈等各种 纪念日活动,成立小记者站、文学社并开展活动。也可以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热点采访。应充分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只有将口语交际教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全面落实在实处,并在考试中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孙德建,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上一篇:《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