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演奏技法

时间:2022-03-09 09:44:07

浅谈二胡演奏技法

【内容摘要】二胡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族乐器,不断进行着演绎和变化,文章通过对二胡弓法和指法创新的研究,对二胡这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建设性的展望。

【关键词】二胡 弓法 指法 创新

穿越千年的历史遗韵,二胡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二胡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就像所有的弦乐器的源流问题一样,始终像一个谜,无法定论。由于受到古代文献的制约,关于二胡起源、形成和演变的研究大多借助于尽可能合理的推论。直至今日,关于二胡起源仍不可知,让这件乐器蒙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却也呈现出一幅多彩的、多元文化融合中绚烂的二胡演变史卷。在历史的追述中,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一件乐器诞生的美妙而多彩的历程。

如今,二胡作品越来越多,题材的多种多样给予二胡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二胡作品的多样化也间接促进了其技法的创新。

一、二胡弓法的创新

在二胡乐器的发展过程中,演奏弓法也随之有所创新。

抛弓:因其开始动作类似向上抛物,故名“抛弓”,抛弓的发音效果和节奏特点与小军鼓相似,故也称之大“小鼓弓”或“鼓槌弓”。“抛弓”属于跳弓弓法,演奏时要把弓往上提起大约四寸左右,然后乘势将弓毛往下一打,这时手腕稍松,同时将弓抛出去,让受阻的弓在琴弦上急速跳动发声。抛弓多于推弓起,也可以从拉弓开始。以推弓起在外弦上演奏比较容易掌握,如《奔驰在千里草原》的结束部分,以拉弓开始,在内外弦上交替演奏是有较高难度的,《战马奔腾》中也运用了这种技法。

大击弓:通过模仿马蹄声演奏二胡作品,这是二胡演奏家陈耀星的创作和革新。在作品《战马奔腾》中这一技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一技法要求演奏者要将二胡的弓子提起,具体是提到弦长的一半,通过紧贴琴弦的右半弓,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来擦弦。

垫弓:又称“小抖弓”,把弓拉起之后也叫“正抖弓”,推弓之后又叫“反抖弓”,但演奏时运用最多的还是“正抖弓”。这种技法演奏的时候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就是当一弓演奏到结束的时候,需要换弓,在这期间通过手和腕的放松,然后自然地一抖,这样就可以演奏出两个清晰的音,这种音短促又悦耳。通过这种弓法可以使整部作品给人一种欢快的节奏和气氛,抑阳顿挫,声线分明。这种技法运用最多的是在戏剧和曲艺等音乐中。

二、二胡指法的创新

揉弦:指法的创新首先谈到的就是揉弦,它也是使用最多的。二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创作的内容上丰富多彩。这样的创作大繁荣也促使了揉弦的发展和演变。揉弦,是通过滚揉、滑揉和压揉来操控拨弦,促使其频率改变。还可以按照速度具体分类,有快速的演奏、中速的演奏和慢速的演奏,按照幅度区分可以分为重度揉弦和轻度揉弦。还可以按照揉弦的时间分为不揉、迟到揉和终止揉。二胡演奏手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差异。《翻身歌》就是揉弦的典型运用。

泛音:可分为“人工泛音”和“自然泛音”两种。在刘天华的作品中多有体现,但这也只是对于个别音的使用。这种指法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挥,在二胡作品中这一指法的运用不再局限于个别音的使用,而是运用在句子和段落的整体中。在《江南春色》中,泛音的使用使作品变得清澈和明亮,同时用泛音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给人一种喜悦和心情舒畅的感觉,如诗如画的氛围萦绕在眼前。对于“人工泛音”,演奏的时候要求演奏者利用一个指头去担当“主角”,通过移动指头上下变换演奏而模仿出大锣等乐器的声音效果。

三、二胡艺术的展望

从中国千年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二胡艺术,自然也面临种种变化。在新世纪,二胡作品将“传承”和“演绎”融合在一起。

坚持传统的意义何在?创新探究发展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笔者认为,坚持传统音乐创作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二胡发展的本质所在。对于传统器乐发展的“现代化”并不是以“西化”为依据的,这一论点被很多人认可和坚持。另外,近几年二胡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出现意图将二胡“小提琴化”的现象。期间,有过很多次的“帕格尼尼”式的二胡演奏,非但没有让人感动,反而失去了二胡演奏的情感。失去了“自我”价值,茫然地追求及模仿是绝对不可以的。同理,如果将二胡演绎成了小提琴,那必将会失去二胡这传统乐器存在的意义。

综上所述,二胡在创新的道路上不能一味地坚持西方艺术为标准。二胡艺术是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不能以西方艺术标准去衡量。二胡作为独立发展的中国传统器乐,有其自身的发展道路和标准,而我们正是要探索这条二胡艺术发展之路,创作出更多的二胡作品,创新出更适合的二胡演奏手法。

参考文献:

[1]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231-254.

[2]郑颖.刘文金与他的二胡作品[D].西北民族大学,2007:4-28.

[3]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华乐大典・二胡卷(文论篇)[S].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4]梁云江.二胡曲创作的纵向思维之一:块状结构[J].音乐探索,2003(3):30-33.

上一篇:当前基层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下一篇:试论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