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探索

时间:2022-03-07 03:12:04

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探索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随意性很大,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突出,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感染力不足。如何加强初中作文教学成为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不断加强作文个性化教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一、教师个性化作文教学

1.作文辅导个性化

我们要针对学生个性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畏惧写作的的学生,了解原因与思想感受,帮助学生寻找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话可写的练笔,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于少数生活困难或单亲学生,我们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入手,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生活细节,将写作作为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渠道,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周记与学生展开交流,教师要通过温暖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对于写作基础较好、有一定文学兴趣的学生,在完成平时作文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些高要求的写作任务,例如在写作材料的选择、构思独特、立意新颖、语言优化等方面提出要求。通过个性化辅导,让所有学生都乐于写作,并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

2.呵护学生写作个性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个性张扬,这些张扬的个性往往表现在写作中。对于学生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写作个性,教师要学会呵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写作要求与条例,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创新,发挥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于非积极个性,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突破写作的框框条条,不受写作题材的束缚,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文体及自己擅长的文体,挑战一些没写过的文体。

3.个性化风格引领学生

教师要狠练下水作文,将下水作文作为传达个性写作教学思想的载体,尤其要注意突出教师写作的个性风格。一方面,通过下水作文让学生领略到教师的风采,进而产生钦佩之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将我们的个性写作思想渗透在下水作文中,有效避免了理论讲解的枯燥、空洞,便于学生领会写作技巧及理论,从而以教师的风格引领学生写作个性的形成。

4.建立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

作文评价方式是促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尝试通过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化作文教学。既可以是师生间的评价交流,又可以是学生间的互评。在评价中,我们要突出写作个性化特色,对于个性化特色要多肯定,多引导。我们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通过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与交流,形成写作思想的碰撞与共鸣。

二、学生个性化写作

1.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个性化写作中,积累素材是关键。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素材,为个性化写作奠定素材基础。

第一,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在写作中做到有话可说,才能写出具有一定深度、一定思想和富有个性的作文。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家庭生活开始,深入观察家庭布置和家庭成员的性格、外貌、言谈举止、生活习惯、工作等,增强对家庭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对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真挚感情。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校园生活。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最具特点的,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校园生活素材,写出个性化作文。最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精彩纷呈,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观察生活,例如借助报纸杂志、音像媒介、网络媒体等,感知生活大事,走出狭隘的生活圈,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独到的视角,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第二,个性化阅读。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增长见识的有效手段。学生的文采、写作灵感很大程度上源自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可以每周安排一次阅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喜爱的作品、故事进行交流,也可以对富有特色的精彩句子、片段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

2.加强平时练笔

学生只停留在素材积累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感悟等转化为语言文字,特别注意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写出独特的感受。

3.在活动中彰显个性

写作需要良好的氛围,我们可借助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写作氛围,在活动中彰显学生个性。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美文共欣赏、新闻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同时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素质的提高。

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教学活动与实践探索,我们要在日常作文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通过教师个性化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写作个性,提升学生写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初级中学(225814)

上一篇:生活就是为了快活 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名著有效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