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本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绽放光芒

时间:2022-03-07 08:37:02

让本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绽放光芒

区域活动也叫做活动区活动,是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和能力来操作和探索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是幼儿能够主动找寻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独特方式。它不仅能够满足幼儿游戏和活动的需要,促进幼儿自由、健康、快乐的成长,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通过相互合作、交往和探讨来提高孩子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个体活动的空间,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因此,区域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浙江省宁海县长街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我们享受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何合理地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更好地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对于合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的一点思考。

一、本土区域材料的投放

(一)多渠道地进行材料的收集

我园地处农村,乡土资源丰富,各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发动家长和幼儿把各种乡土材料带进幼儿园。通过自己收集身边常见的本土材料,让幼儿在亲自收集的过程中了解生活中本土材料的名称和作用,并引发幼儿思考该材料的玩法及作用。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带来了很多东西,如地里的植物和生活用品等。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乡土材料

乡村幼儿园周边的本土材料是丰富的,但是如何合理地选择幼儿感兴趣和有教育价值的材料来投放却显得尤为重要。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还要加强材料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定期更换与补充乡土材料。

(三)本土材料的投放应有层次性

教师投放的本土材料,应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相适应,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探索,使达到目标成为可能,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二、本土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我园地处乡镇,相较于城市里的幼儿园,我们有着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户外场地大,为幼儿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一)本土资源在户外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1. 玩竹子。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竹子是非常常见的,他们经常跟着爷爷、爸爸们去竹林里找笋、挖笋,体验在竹林里玩耍嬉戏的乐趣。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就是我们幼儿的欢乐源泉。我们将幼儿最常见的竹子做成了各种玩具,如扁担、水桶、高跷等等,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想象探索能力。

2. 玩泥巴。泥巴是农村幼儿的宝贝,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泥巴的世界里,幼儿除了可以探究土壤的奥秘以外,还可以在捏一捏、搓一搓的游戏中探索泥巴的不同玩法。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泥、挖泥,让幼儿自主游戏,运用捏一捏、搓一搓、团一团的方法来制作各种造型。通过玩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绘画、粘贴、塑型等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其次,用泥土来种植各种植物,观察植物成长。很多农村的孩子虽然长在农村,但是对于各种植物的认识并不比城市孩子多多少,于是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源,带领孩子种植了各种植物,如各种农作物,有春玉米、绿豆、豇豆等;还有各种蔬菜,如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包括除草、施肥、浇水、捉虫等。

在管理的同时,提醒孩子观察各种植物在不同时期生长的不同,培养了幼儿对种植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一些粗浅的知识,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让幼儿知道劳动的辛苦,知道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同时增加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3. 玩PVC。大大小小的PVC管也是我们农村幼儿的好宝贝,各种粗细、长短、大小各不相同的直管和弯管,在小朋友的巧手下变成了电话传声筒,变成了洗手台,变成了小马……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二)乡土资源在室内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1. 蛏壳、贝壳巧变身。我园地处长街镇,长街的蛏子是我们乡镇比较有名的特产之一,很多人可能吃完蛏子就将壳扔进了垃圾桶,在我们班蛏子壳可是一种很好的区域材料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集思广益,有的在蛏子壳上进行装饰:变成蝴蝶,变成花朵等等,有的在蛏子壳上进行作画,还有的甚至把它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人,有趣极了。

2. 麦秆、麦穗巧利用。夏天到了,麦子熟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收麦子,每年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从家里带来田地里落下的麦穗、麦秆,有些我们用来装饰打扮教室,有些则被放在了美工区,在孩子们一双双巧手的制作下,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除了麦秆、麦穗,还有藤条、棉花秆、苍耳等等都是我们孩子最好的玩具。

3. 瓜果蔬菜巧变身。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橘子、柚子等水果已经成熟。很多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让同伴来认识、品尝。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讨论观察各种蔬菜水果像什么,并进行大胆地装饰和想象。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如扭扭棒、橡皮泥、火柴、眼睛、记号笔等,在孩子们的巧手制作下,他们把各种蔬菜水果变成了各种造型,有的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还有的小朋友把它变成了小房子。

4. 粗布废布巧制作。农村的土布,它虽然粗糙,不像丝绸、化纤等色彩艳丽、图案丰富,但质地柔软、温和,可塑性强,又不用花费钱财,农村大部分家庭都能收集到。我们将它投放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成为一个很有特色的区域。如,土布的横边粗糙不齐,我们就引导孩子在土布的下端抽调一些纬线,留下一小段经线,制成了土布挂毯,还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利用各种边角布料进行拼接,做成各种造型,如布老虎等小动物;还做成各种玩具,如沙包等。通过这些,既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喜悦。

5. 种子果壳巧操作。各类植物的种子,各种果壳投放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一方面可以用来做装饰品,还可以进行种子粘贴。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幼儿利用各种种子、果壳进行观察、比较、分类。通过活动,孩子们会对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种子和果壳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就此可以引导幼儿去认识各种不同的种子、果壳。通过让幼儿收集种子、果壳,并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种子等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被认可的快乐,增加了自信心。

6. 落叶橘子巧创作。秋天的农村,随处可见落叶,看似无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各种制作。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认识各种树木及其叶子,并收集落叶带回幼儿园,然后可以利用这些落叶进行树叶粘贴等,还可以利用树叶做各种游戏。

7. 瓦片木块巧装饰。虽说现在时代进步了,农村也盖起了大楼房,但以前的砖瓦房还是随处可见。这些被闲置的房子上的瓦片也成了我们农村幼儿园孩子手中的宝贝。在我们的美工区中,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将瓦片变废为宝,有的幼儿用颜料对其装饰,有的幼儿撕纸装饰,还有的幼儿在瓦片上吹画。除了瓦片,装修房子的边角料木块、木头也能成为孩子们的作画工具,这是不是比画在纸上更有趣呢?

适宜的才是最好的,只有立足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农村的本土材料,才能使我们的区域更具有地方特色。

上一篇: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捷径” 下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结束形式中渗透生命启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