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现实,推动深度课堂建设

时间:2022-03-06 10:31:01

立足学生现实,推动深度课堂建设

摘 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任何教学设计都应当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现实和原有基础之上,在他们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让学生的学习更科学、更立体、更深入。

关键词:学生现实;认知规律;深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77-01

教与学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教师的教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揣摩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从最合适的角度出发,这样学生就能在原有基础上发散开来,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上添砖加瓦。扎实的学习基础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展开教学:

一、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切入

想让数学学习在理解和感悟中传承,就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新的认识。

例如,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展开了这样的思索:小数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比较多,学生最熟悉的小数是什么?最终我决定以人民币中的小数为素材和学生共同展开。为此,我创设了一个文具商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直接面对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小数,勾起了他们的回忆。结合0.6元和0.8元这样的小数,学生不但认识到它们表示几角,而且发现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成功地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画上了等号。随后我又展示了一些“不一样”的小数,如1.5元(大于1的小数)和19.98元(两位小数),这些小数的出现一次次推动了学生对小数更立体的认识,让他们的学习极富意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结合价格这个载体,学生就不是在孤立认识小数,而是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建构小数的概念。所以学生的认知基础是牢固的,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特别是1.5和19.98这样的小数,丰富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给了他们准确的“标靶”,为学生的探索打下了基础。

二、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展开

知识的迁移是学生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之一,教学中我们不能总是将学生置于不知所措的境地,而是要尽量让他们能联系已有的认知,通过比较和迁移进行深入探索。学生运用相对熟悉的方法研究,更容易产生收获。

例如,在《认识反比例》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和爸爸玩跷跷板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想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起来,孩子与中心点的距离要远一些,爸爸离中心点的距离要近一些。在这个基础上,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杠杆拿出来,让学生研究悬挂物体的重量和离中心点的距离的关系。交流展示的时候,许多学生表示重量和距离是一组相关的变量,在展开尝试的时候他们发现这样的一组变量与昨天学习的正比例关系比较像,但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显示,这样的每组数据并不符合比值不变的特征,于是他们计算出两者的乘积,发现了乘积不变的特征,从而成功地建构了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学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甚至直接为这样的关系命名为反比例,显示出对数学本质的掌握程度。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学生在一个知识的学习中会积累必要的学习经验,积累数学研究的方法经验,这样的经验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联想,让他们的探索更得心应手。

三、做适合学生的规划

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学会未雨绸缪,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他们探索的问题难度,把握他们的探究过程,如果学生总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我们就要及时推动他们,如果学生的探究目标设定得太高,我们要帮助学生细化目标,做适当的分解,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从而有所突破。

例如,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仿照课件中的例子围成熟悉的几何图形,记录其面积和所用的钉子数,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陷入了误区,有的没有把握住几何图形的特征(图形内部有一个钉子),随意围成了一些图形进行探索,有的面对得出的数据,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果断暂停了他们的操作,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找到范例中的一组图形的共同特点,再引导学生按照相同的特点自主研发和探索规律。很快有些学生有了发现,因为时间还比较充裕,我让已经有收获的学生继续改变图形的特点,进一步探究,学生在前面操作和探究的基础上很快取得了进展。集体交流的时候,我请研究到不同阶段的学生展示汇报成果,让大家聚焦他们的研究过程,学生的收获就发散开来。

如果在学生思维遇阻的时候不及时做出调整,那么学生有可能还在原地踏步,即使有些学生能取得成功,这样的微弱星火也不足以“燎原”,现在明确了任务,分步探索,学生就能找到了切入问题的途径。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一定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最适合学生的“学”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让他们在深度课堂中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洋.华应龙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D].渤海大学,2014.

[2]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

上一篇:树立大语文观,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目标 下一篇:表现教学,走进音乐课改“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