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

时间:2022-03-06 08:03:46

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

【摘要】我国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显著,高等院校规模快速发展,对于重要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就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应地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不断扩大,资金总量快速增加,收入支出结构趋于多元,经济活动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中国高职院校办学自的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通过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筹集方面不主动,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的财务改革不断深化,这就迫切要求学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包揽,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办学的法人意识,不从多方面来筹集资金,若不够就单一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批不下来,学校就把目标锁定在无辜的学生身上,部分学校还存在着违规和不规范收费的现象。

(二)预算管理方面执行不严,管理不到位

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学校资源的组织和使用做出合理安排。《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了高职院校预算编制大收入、大支出的“大口径”概念,彻底打破了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因此,预算编制的战略性特征极其重要。在没有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环境下进行的预算编制,就会出现重视短期活动,而忽略长期目标,就会出现预算与学校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久而久之,会出现高职院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风险,从而阻碍学校的有序发展。预算执行中监督不力,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预算软化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一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变化,预算项目追加、调整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各高职院校事业计划与财务预算(计划)之间脱节所致。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难以令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对由于预算执行过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一些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形同虚设。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资金体外循环严重,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受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高职院校预算具有大收大支的全口径预算的特征,既无法反映预算资金的全貌,也不利于考核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

(三)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

1、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收付实现制。其目的是汇报支出,为决算服务,它不进行成本核算,因而无法计算和统计事业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有的预算单位对项目支出的核算不区分不同的专项项目资金,统一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不利于专项项目资金的管理;而有的单位则只按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按科目核算,不利于单位各项费用的整体控制管理。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

2、高职院不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会容易导致资产信息的失真。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一直以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从固定资产购置直到报废的整个时间段内,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数值都不发生变化。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会发生合理损耗,这样就虚增了资产和净资产总量,造成资产信息的失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了解资产、净资产的使用情况。

(2)不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由于不计提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相差越来越大,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在报废、毁损、丢失时,按原值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损失,难以划清责任。

(3)不能正确体现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原则。单位从事日常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必然会发生固定资产的损耗,由于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不能在成本核算中得以体现,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

(四)国有资产管理效益低下,浪费严重

资产管理较为松懈,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长期未进行资产盘查,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未按规定的程序报批,资产处置的随意性较大,家底不清或前清后乱,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水、电浪费现象严重,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单位内部部门之间也难以调配,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国有资产处置随心所欲,有的转让、拍卖资产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有的对于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使大量资产流失。

(五)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

财务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明确规范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是保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混乱、经济案件不断增多,且数额较大。究其原因,除相关人员职业道德败坏外,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导致相关人员有机可乘的关键。比如专项资金的管理。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领导对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地方高职院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地方高职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而实际上财务人员在进行报账时,没有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作为参考,项目供应范围过宽,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

三、改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多方筹集资金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资金的来源多数集中在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财务部门应及时掌握国家教育部门及财政部门的重大决策,积极协助院领导和各部门认真规划,为学院有关部门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来争取财政拨款,稳定经费来源。学费方面也要和院系各部门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积极与银行联系,协议解决贫困生的助学贷款问题,及时足额收取费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拖欠学杂费的现状,缓解高职院校经费紧张的压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来进行筹资:

1、借鉴企业商业信用方式进行筹资。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信誉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可利用自身信用优势,在基本建设及采购设备中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模式支付款项,节约融资成本。

2、利用其体制灵活、高效等诸多优势,为企业培养各种急需人才,扩大生源,增加收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同时可到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将BOT或融资租赁等引到高职院校中,为后勤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广开财源,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3、积极开拓海外融资渠道,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把国外教育资金吸引到高职院校中来,与国外的一些教育机构采取合作办学形式,吸取资金。

4、鼓励创收,缓解资金困境。高职院校可制定一些激励政策,调动广大部门及教职工创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科研、资产等优势,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实验室等,增加院校收入。

(二)强化预算管理,严肃预算执行

财务处应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在院长领导下成立由各院系负责人为主的预算编制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学校的发展规划与资金使用的关系,办学成本与学生数量之间的关系,组织有关部门对学院的各项收支进行预测、研究、协调,制定整体预算规划和原则,以有利于对办学成本进行事前控制,认真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努力做到全面、细致、科学,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学校编制收入预算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预算执行中,加强预算控制与反馈,并有效利用财务软件向各院系部处领导提供经费查询功能,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开展预算的检查与分析,加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三)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1、参照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核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逐步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府职能转变,筹资渠道多元化,业务活动和业务支出日趋复杂,有的业务活动还具有经营性特点,单位的资金量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应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参照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成本核算办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计成本项目,加强内部成本核算,减少各种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但要将经营活动和事业活动的成本核算分开进行,正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高职院校应参照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计提固定值产折旧。这样可以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情况,同时能够积累固定资产更新的资金,防止资产信息的失真,正确体现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原则,为有计划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使得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效率

高职院校应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归口管理力度。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管理体系,完善资产合理流动制;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按学科或相近学科设置、调整实验室,组建综合性大实验室。同时,结合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明确产权,找准问题,建立完善合理配置学校资产制度,财务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要联合组织各部门资产管理员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核清资产,摸清家底,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经核实审批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投资、出租、出借、调拨等方式,盘活学校闲置资产,物尽其用,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

(五)健全财务制度,提高管理能力

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是在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从未来的发展趋向看,财务管理制度中看似固定的一些模式及管理理念,就制度本身而言存在变革和创新的内在要求,这使得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可能将得到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等院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高职院校应认真执行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控制、预算控制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能力。

总之,只有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

[2]艾静波.规范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4).

[3]雷瑾.试论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J].教育科学,2011(6).

[4]李根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7(7).

[5]凌世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

[6]侯芬娥.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新模式[J].会计之友,2009(7).

作者简介:陈群,女,江苏武进人,大学本科,经济师,现供职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校财务、会计。

上一篇: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享受税收优惠的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递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