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3-06 06:10:58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01月份因高血压脑出血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6%,经统计分析,P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

作者单位:110101 沈阳市第二中医院神经外科(张旭);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张可帅)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具有重大危害。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降低死亡率以及伤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我院自2010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了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01月份因高血压脑出血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5岁,年龄最小为34岁,平均年龄为(49.8±4.5)岁;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7岁,年龄最小为35岁,平均年龄为(50.6±4.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基本病情情况经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基础疾病史,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于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且均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均于发病72消失内入院行手术治疗,均于术前给予常规的内科抗炎、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其手术要点如下:①利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脑出血血肿部位以及血肿中心,在头皮相应位置上进行标记。②再次利用CT检查减少标记偏差,明确穿刺最佳位置。③CT引导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CT引导下对准标记位置,快速准确穿刺。④成功穿刺后拔出针芯,使血肿积液流出。利用血肿粉碎器逐步粉碎将血肿,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⑤冲洗液澄清后,生理盐水中溶入尿激酶 2~4万单位,缓慢注入血肿腔,留置引流管。夹闭4 h后进行无菌引流6 h。重复上述治疗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清除血肿术。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锻炼。

1.3 评价标准 跟踪随访1年。根据脑血管疾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4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小于3级;无效:评分减少≤45%或评分增加,病残程度≥3级。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7.0版本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统计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10例,所占比例为28.6%,有效17例,所占比例为48.6%,无效8例,所占比例为22.8%,总有效率为77.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6例,所占比例为17.1%,有效11例,所占比例为31.5%,无效18例,所占比例为51.4%,总有效率为48.6%,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分析,P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骤,大量脑出血的患者血肿段时间内膨大,颅内压增高,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促使颅内压持续升高,导致脑干受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传统的保守治疗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差,而开颅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并发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微创技术以及医生手术经验的积累,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学者认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创伤小,对脑组织副损伤小,并发症少,脑组织功能恢复快的优点[2]。综上所述,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徐东林. 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1,26(09):235236.

[2] 谭志学.摘译EARLY研究:MRI可识别卒中再发高危患者.磁共振成像,2010,01(06):48.

上一篇:老年急性胆囊炎48例诊疗分析 下一篇:超声造影对胃癌供血的评价及其与MVD\VEGF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