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环境下对绿色工地的几点要求

时间:2022-03-06 05:00:20

在中国环境下对绿色工地的几点要求

【摘要】建立绿色施工的目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等基本前提下,实行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倡绿色施工,建立绿色工地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助于环境保护,构建一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绿色施工;绿色工地;工程质量;创建;措施 一、 引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程建设造成城市污染严重,因此提倡绿色施工、创建绿色工地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的途径。以前的高污染、低技术、高消耗的建筑态势,应经不适合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低能耗、高技术、无污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 我国绿色施工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阶段来说,学界将它分为三个阶段:浅绿阶段、

深绿阶段、泛绿阶段。

截止2008年,我国绿色建筑已经实现了“浅绿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考虑到经济和技术因素,沿海地区首先是绿色施工的试点地区,并且逐步的推广和应用。由于绿色建筑本身对技术含量较高、成本要求比较大,所以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东西部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

深绿阶段,是从2008年-2010年间,在这一阶段,绿色施工发展进一步成熟,不断完善,设计理念已在全过程中得以体现,并且能够广泛的应用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学习施工节能的理念、分析技术的适用性。(2)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以及气候特点对其进行改造,体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理念升级。(3)在普通建筑中构建生态建筑体系。(4)成本降低。在这一发展阶段,绿色施工技术和评价体系都进一步的建立与完善,所用建筑设备的价格也大大降低,这一阶段中,绿色建筑建造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三、 实现绿色施工的措施与要求 1、 建立与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创建绿色工地的基础。所谓绿色施工主要是在

施工管理中,对环境保护、节约材料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资源以及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施工企业应把绿色施工贯穿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建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目标。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阶段管理与监督。 2、 前期的绿化准备工作

(1)施工图审查。施工图审查是绿色施工创建的第一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施工单位应本着对业主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施工图进行严格审查。需要重点审查三个方面:一是建筑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家建设部的要求;二是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产品先进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要求;三是设计使用的材料是否绿色环保,特别审查建筑材料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经审查,若发现问题,施工单位有权提出更改意见,以保证建筑产品的绿色化。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引整个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满足一下几点要求:一是满足工程创优、施工现场文明要求;二是妈祖能耗小、工期短要求;三是满足职工工作、生活需要,构建和谐的施工环境的要求。

(3)临时设施搭建。临时设施的搭建是创建绿色施工的基础性工作。搭建的临时设施必须满足三个要求:一是标准化,即符合国家临时设施标准规范;二是周转化,即利用活动房以周转使用,减少材料的浪费;三是配套化,即生活、卫生、娱乐、食堂等配套设施齐全。

3、环境保护方面

(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机械粉碎等措施实现循环利用,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污染。以前,旧建材再利用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建筑方式,如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呼吁重拾过去建材循环利用的做法。

(2)合理规划场地布置,加强操作管理,减少噪音的影响。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制》。现场噪音控制目标值昼间小于等于70dB,夜间小于等于50dB。施工现场应采取建筑物周围围挡、选取噪音小的施工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夜间施工时间等措施,达到预期的目标。

(3)在控制扬尘方面,通过对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定时安排对道路进行洒水,减少扬尘;通过场地绿化等措施对扬尘进行抑制;施工场地周边种植花草树木减少扬尘,美化环境。

4、节约材料资源利用

(1)钢筋尽量选取高强度钢筋,采用优化钢筋下料方案、采取钢筋直螺纹连接等措施节约钢筋材料。边角废料作为明沟盖板、防护栏杆支架等综合再利用等措施提高利用率。

(2)模板、方木等可周转材料,通过优化模板体系、采取管件合一的脚手架支撑体系、严格管理过程等措施,提高模板、方木平均周转次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

(3)合理规划场地,基坑开挖的土方全部用于回填,实现土方无外运,减少了运输,减低了费用。

(4)材料选取应本地化采购,劲量实现就地取材;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货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领取时严格执行限额领取材料制度,严禁用材浪费,以确保建筑材料无泄漏、无变质状态等情况发生。

(5)生产、生活区用房应采取可回收利用的活动板房;生活区围墙应采用活动板设置,生产区周围采用钢管和铁皮搭建。现场的实施及装置实现可回收利用;施工用电和配电箱,统一标准化配置。

5、节水和节电

对于生产区、生活区制定消耗指标,分别计量,定期考核;合理回收利用雨水用于车辆清洗、道路洒水、苗木浇灌、混泥土养护等;场地内要求全部使用节水、节电型器具和灯具,并完善水电监控制度,对供水网管和供电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漏、滴等现象发生。 四、 结束语

绿色施工的创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是实现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对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施工的质量、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实现绿色施工,创建绿色工地必定成为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振兴, 吴鹏, 龙叶天, 等. LEED-V3. 0 绿色建筑在施工阶段的管理实施[J]. 施工技术, 2012, 41(10): 69-72.

[2] 石美兰. 谈绿色施工的必要性[J]. 山西建筑, 2015, 41(2): 179-180. [3] 韩海平, 陈方宇, 胡其志. 浅谈如何推进绿色施工[J]. 江西建材, 2015 (1): 79-79. [4]Ye L, Cheng Z, Wang Q, et al. Developments of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in China[J]. Renewable Energy, 2015, 73: 115-122.

上一篇:基于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艺术设计 下一篇: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