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方法

时间:2022-03-06 07:37:58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达到此目的,只有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和设计者的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课程改革取得效果的必要条件。对于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来说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情境构成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因此,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堂课就是一段生活,一段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生命历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创设一个有趣的现实情境,使学生更快地、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将新知识与自己认识结构中原有知识建立起实质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新知识。高一化学(苏教版)《氯气的性质》部分,讲解了物理性质以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2004年某月,京沪高速路淮安段发生特大液氯泄漏事故。大量的氯气逸散出来,如果你也在现场,那么你该如何逃生?学生会根据氯气的式量马上作出回答:“往山上跑”,“向高处跑”等,紧接着我就问:是顺风跑还是逆风跑?学生都积极地发言。在讲完氯气的性质以后,还可以继续问: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营救?学生就可根据氯气能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采用浸有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对这次事故的处理当时采用的办法是将液化氯气槽罐车投入水中,向其中加入生石灰。设计这样的情境,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学生也对这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的性质有了较深的印象,很轻易地理解并掌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由此说明,只要让学生处在适宜的学习情境中,并亲自动手做、动脑想或动口讲(讨论),就会全身心地溶入情境之中,主动去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提供学生学习诱因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材顺利实现对接。

二、“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反思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所依据的理念、思想、教学结果、教学伦理、教学背景或给予肯定、支持和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和修正,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驾驭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同时也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以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学者型、智能创新型的教师。

课改以前,实验内容没少讲,习题也没少练,演示实验也没少做,然而实验考查总是不理想。为什么?反思时找到本质的原因是学生缺少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那么就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探究实验。例如:蒸馏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温度计放的位置、水流方向及原因,特别是要从失败中找到原因,同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做好记录,然后将其过程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整理出来,以此加深理解。通过这样做,绝大多数的学生能抓住实验要点。通过改进教法和学法,问题突破了,此后的考查中,学生的出错率大幅下降。

三、“对比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运用对比实验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上课伊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可使学生人人参与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在教师的点拨下,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参与的边讲边做对比实验的导入方法。在每小组前摆放两个烧杯,烧杯中已经放入适量的大理石,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代表进行实验操作,一位同学取半药匙Na2O2,用棉花包好,放在燃烧匙中;另一位同学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待反应完成后,将燃着的火柴置于烧杯中,火柴立即熄灭;前一同学将准备好的燃烧匙置于烧杯内,过一会儿发现棉花在烧杯内燃烧起来。通过对比实验产生的鲜明现象,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积极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因为在过去学生的认识中CO2能灭火,燃烧着的火柴能在CO2熄灭而为什么包有Na2O2的棉花能在CO2中燃烧呢?接着让学生回顾物质燃烧的条件,并叫同学讨论,是CO2使棉花着火的吗?显然不是。同学们很容易想到是因为CO2能和Na2O2反应产生O2,只有氧气就能使棉花燃烧吗?显然不行,还需要一定的温度,学生就不难分析出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在此基础上有的同学又提出新的问题:假设用一大烧杯制取较多的CO2,而棉花较多Na2O2较少,反应产生的氧气不足使棉花完全燃烧,会不会棉花先着火后又熄灭。让学生讨论,然后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争着做实验。

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先产生认知冲突,形成矛盾的心理状态,进而激活学生思维,然后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总之,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是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它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上一篇:文言文翻译应答策略浅谈 下一篇:小议跨栏跑易犯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