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图书馆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

时间:2022-03-06 03:03:29

浅谈民族图书馆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

摘要: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对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起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本文将从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的类型特点,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三个方面阐述民族图书馆如何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古籍;收集;保存;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78-02

少数民族古籍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经济、医学等多个领域。

1.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的类型和特点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世居17个少数民族,是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贵州少数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并积累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载体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古籍。

1.1文献古籍

1.1.1各种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古籍文献。贵州省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有民族文字的较少,彝族和水族解放前就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苗族文字是1905年英国传教士和当地苗族人根据苗语西部方言的发音特点研制出的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古籍文献多为手抄本,主要是彝文古籍和水书,如《西南彝志》、《彝族源流》,水书《连山易》等。在六盘水市水城县顺场乡发现了用苗族方块文书写的100多本经书,但这种文字尚待识读和破译。据考,这些经书文字主要是当地苗族在举行祭奠仪式中使用。

1.1.2汉文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史料。汉族文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字主体,直接或间接记录了贵州省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活动,数量众多,仅明清两代就有各种著作约2000种。

1.1.3用汉字作记音符号记录民族语言的各种资料。借用汉字或仿照汉字创造一种本民族使用的文字,来记录当地的宗教经典,还有本民族的民间故事、情歌等。被尊称为侗戏祖师的吴文彩就用汉字记侗音的手段写出了侗族文学史上第一个侗戏剧目《梅良玉》。

1.2金石铭刻类古籍。金石铭刻类古籍按镌刻的物体分,有锡、铜、银合金浇铸钟铭、岩刻、碑刻等;按文字分,有民族文字镌刻,汉文镌刻以及民族文字、汉文合刻碑。《妥阿哲纪功碑文》是迄今发现用彝文錾刻记事最早的实物。水文铭刻类古籍主要存在于墓碑中,数量不多。最早的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州拉下村的一块图文并茂的墓碑,据水族历法推算,此碑立于明孝宗十年(公元1500年)。唯一的一块苗文碑位于威宁石门坎,是1916年镌刻的。碑文反映了清末民初英国传教士柏格里从云南昭通到贵州威宁石门坎传教,创造苗文及办学校的情况。

铭刻类古籍中还有一些是封建王朝颁发给各民族土司的印章。如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由礼部颁发的镇远四方形青铜质官印,印证了镇远历史上曾为"苗疆古都"的说法。

1.3文书类古籍。目前发现的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起义的檄文、文告、民间保留的契约、土司的委任状等。如分布在贵州清水江流域中下游的黎平、锦屏、天柱、三穗、剑河、施秉等县的清水江文书约30万件,记录了当地土著民族在历史上对中国混农林业和人工营林业的重大贡献,也是世界林业法制的一个历史典范,其内容以山林土地买卖、租佃、林产品分成及林业管理为主,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缺少经济历史文献、我国缺少林业历史文献和民间民法文献三大空白。

1.4口传古籍。贵州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文化是采用口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因此,口传古籍种类多,内容丰富,各地差别较大。其表现形似主要有远古神话、传说、寓言、民歌、民谣等。如远古神话史诗《板东辰》、中古英雄史诗《天灵相公》、近古英雄颂歌《阿贵与雅莲》;民间传说《蚩尤的传说》;布依族的《布依族古歌》、《安王与祖王》,侗族的《祖公之歌》;彝族的《阿莫尼惹》,水族的《开天地造人烟》、《简大王之歌》,仡佬族的《仡佬族古歌》、《叙根由》,土家族的《哭嫁歌》、《打闹歌》等。

2.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和与保存

广泛收集抢救少数民族古籍是古籍保护工作的基本工作,贵州民族图书馆将此项工作列为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贵州少数民族古籍有相当一部分散存于民间,通晓少数民族古籍的专家不多,许多民族的古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且这部分人年岁已高,缺乏继承者,一旦失去这些宝贵资源,损失将无法弥补。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的现实情况以及贵州民族图书馆的客观条件,确定了少数民族古籍收集的内容、范围及保存措施。

2.1少数民族古籍收集的内容及范围。贵州民族图书馆主要收集贵州省内各少数民族的古籍,主要包括:

2.1.1水书,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 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其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我馆目前馆藏的水书1000余册,其中《子午卯酉辰》(清光绪三十年(1904)抄本)、《九星配日》(清光绪三十年(1904)抄本) 被推荐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1.2彝文古籍,彝文是彝族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一种原生的古老文字,它不是借用和摹仿汉字的产物。彝文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之问,经历了文字发展的必经阶段,彝文典籍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算术、地形、地貌、生物、农牧等无所不包,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产与生活的技能智慧,是彝族人民开发利用所在地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的结晶。我馆馆藏的彝文古籍《嫁歌歌词集》(清嘉庆抄本)、《洪水与笃慕》(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抄本)、《婚仪诵本》(清道光三十年(1850)抄本)、《阿哲君长世系》(清道光三十年(1850)抄本)、《阿鲁预测书》(清咸丰抄本)被推荐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1.3清水江文书,又称"清水江民间契约文书",主要是指明末清初以来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约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贵州清水江中下游地区苗族侗族林农为了经营混林农业和木商贸易而形成的大量民间契约和交易记录。我馆馆藏清水江文书近1000份,扫描电子版的文书50多G。

2.1.4布依族古籍,在历史上,布依族一直被公认为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但是随着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经国务院批准,荔波县档案馆选送的布依族傩书、经书《献酒备用》、《接书神庙》、《接魂大全》、《关煞向书注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后入选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布依族古文字被发现,并被国家文化部专家认定为中国具有自己民族文字的18个少数民族之一。

2.1.5仡佬族古籍,2009年10月, 贵州省仡佬族文化研究院在贵州北部仡佬族地区搜集到的《九天大濮史录》和《濮祖经》经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组织专家鉴定会鉴定,被确认为具有重要价值的仡佬文古籍。

2.1.6其他少数民族非文献形式的古籍,主要通过录音,摄像等现代化的方式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进行记录,例如仡佬族的语言濒临消亡,对仡佬族语言的抢救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2.2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存措施。古籍文献一般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与自然界生物一样,也会逐渐衰老,保存条件不好将加速其损毁过程。古籍文献对保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紫外线含量均十分敏感,因此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保存古籍。

2.2.1建立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库房。专门的库房保管是少数民族古籍保存的基本条件,库房有较高的环境要求:第一,防火、防光、防尘、防虫、防鼠。如定期检查库房电源、线路、开关等,定期清洁、除尘,放置除虫草药和灭鼠药等日常工作。第二,控制库房的温湿度。温湿度恒定在要求的范围呢。目前,除少数几家省级图书馆拥有较合格的古籍特藏库外,绝大部分图书馆根本达不到要求。贵州民族图书馆在古籍的典藏方面做得较好,建立了特藏室,采用专门的密集架存放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安装了温湿控制系统,使特藏室的相对温度始终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45%-60%。

2.2.2少数民族古籍载体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原生性保护,二是再生性保护。前者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对古籍进行修复、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后者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之目的,一般有:复制、缩微、扫描、数码照相、数字化处理等。

3.少数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

3.1开发利用的途径

3.1.1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是少数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数字化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将古籍输入电脑的基础上,对古籍进行校点。贵州民族图书馆一直在做这项工作。2007年以来,与贵州大学合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的国际文献遗产保护技术规范,运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信息科技,成功地研制开发了一套清水江文书数字典藏系统和保护管理工作平台;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图片扫描技术,将少数民族古籍以原来的样式转变为电子文献,这种方式在将书本形式的古籍转化为电子文献上,具有以键盘、手写输入方式难以比拟的快捷,并且,由于它保留了原来古籍版式的原貌,在古籍的版本判定和同一书籍不同版本的文字校勘上都具有重要价值。要实现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最终需要建立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据库,然后建立全文数据库。

3.1.2文献学研究。所谓文献学研究,是指根据文献学的学科特性而对少数民族古籍所进行的研究,着重解决少数民族古籍在文献构成、传播、原始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在校点中发现却不能直接通过校勘记录而予以解决的问题。有计划地对经典性的、常用的古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通过自然积累而扩展到其他古籍。合理规划这样的研究,对提高古籍的文献学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贵州民族图书馆馆藏水书《连山易》,据《周礼》记载,古代的"易经"原来有3本,即夏代的《连山》、殷代的《归藏》和周代的《周易》,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都早已失传。通过研究发现,有专家推断水书《连山易》就是早已失传的夏代《连山》。

3.1.3文献检索。对收集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进行整理编目,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古籍著录规则》(G B 3792.7--87),并结合本民族文字书写规则进行著录,然后编制古籍文献目录以及古籍文献内容提要,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宣传、陈列工作,对馆藏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加以组合排列,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在特定的范围内,使读者便于检索利用。

3.1.4文献类编。文献类编就是对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或再整理。它能在更大范围内为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从而提高研究水平上的作用。例如,通过对清水江文书的收集整理,2012年,贵州民族图书馆与谭洪沛先生合作出版了系列丛书的第一部《贵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约文书--九南篇》,2013年将出版第二部。这一项工作对清水江文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

3.2少数民族古籍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3.2.1根据科研、教学、出版的实际需要,广泛收集少数民族古籍。

3.2.2争取稳定的专项经费。根据自身的条件,争取上级单位、民族古籍部门的支持,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筹集专项经费,有计划地进行少数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

3.2.3培养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专门人才,同时走与科研人员共同整理开发的路子相结合。从事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的人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如,要懂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水平等。这些人才光靠图书馆专业人员远远不够,必须走与科研人员共同整理开发的路子。少数民族古籍的研究涵盖各个学科领域,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语言学、文字学,经济学等,科研人员通过整理开发可以掌握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的大量信息,有利于深化专业研究,提高研究层次。

参考文献

[1]龙小金.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种类[N]. 中国民族报,2009

[2]陈冬梅.回族古籍资源的文献价值与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

[3]吕敏.沦回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以吴忠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

[4]何丽.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与保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年(1)

上一篇:历史课教学反思写法陋见 下一篇:合适的榜样,才有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