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

时间:2022-03-06 12:20:13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将从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角度出发,对其在现阶段的管理与核算进行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一、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述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含义。所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就是指事业单位所具有的使用周期一年以上的、价值在500以上的、专业设备在800以上的,并且在实际的事业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姿态的资产。(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征。一是成本一次列入当期支出将不再分期计提折旧;二是可以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物质姿态的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

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1)问题之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有些事业单位只是单纯地注重财务开支机制下的公用费用支出的管理;二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体现在会计的账面上,缺少实物的登记记录;三是有些事业单位的内部虽然制定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实际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地进行调查管理;四是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与领导在财务与资产管理方面不能做好合理地协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普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2)问题之二——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不及时。一是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在采购固定资产的时候,可以做到实时记录,在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的记录,缺少定期盘点的制度;二是在定期盘点的时候,只是对会计记录上的资产状况进行检查,对于实物是不进行对账、清点,监督力量比较薄弱。(3)问题之三——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一是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缺乏计提折旧,这使得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真实损耗程度;二是在事业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中,将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一次性地记入到当年的财政支出之后,造成虚假成本地增加,这使得固定资产的真实损耗不能在年度财政中体现出来,进而导致本年度的利润降低。(4)问题之四——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不合规矩。一是有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不甚了解,缺乏合理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方式与手段,对于固定资产的调拨、报废以及变卖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执行;二是有些事业单位随意处置、出售或者转让固定资产,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三、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措施之一——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将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引入到对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与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中来,将任务层层分割,划分到人,明确财务会计人员、领导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之间的权责范围;二是建立固定资产的专人负责制,定期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盘点,对其潜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三是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在全面贯彻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报废、清查等执行规则,将各项工作细化到没一个环节中去,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水平。(2)措施之二——加强培训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事业单位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支持力度,购置专业的资产核算设备,改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条件与环境;二是加强对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聘请专业的教师或者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人开展讲座或者演讲等活动。(3)措施之三——强化依法管理与核算固定资产的意识。要强化依法管理与核算固定资产的意识,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宣传力度;二是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和事业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相挂钩,以此激发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的工作积极性。(4)措施之四——在会计科目中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和其他性质的企业一样,事业单位在在会计科目中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进行盘亏、盘盈以及损毁状况进行基础处理,在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之后,进入到损益类科目的程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固定资产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很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事业单位完成各类活动、业务及项目的基础条件。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参 考 文 献

[1]贾胜敏.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李秋宇.固定资产减值准则下的利润操纵[J].企业导报.22010(7)

[3]张建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思考[J].财会通讯.2011(13)

上一篇:增值税转型之文献综述 下一篇:优先股立法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