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62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03-05 10:45:41

【摘要】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3.8岁;糖尿病病人46例(74.2%),1型糖尿病患者1例(2.17...

低血糖昏迷62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探讨有效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诱发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5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推注,同时给予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并密切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49例(79.03%)昏迷患者5-58min意识清醒,13例(20.97%)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甘露醇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后好转,其中,重度昏迷患者中有3例(23.08%)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后遗症,1例(7.69%)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及时分析病因,根据病因、诱因对症下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应加强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预防其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低血糖;糖尿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0-02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血糖水平低于4.0mmol/l的现象,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来自葡萄糖,血糖下降后,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升糖激素(胰生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同时出现脑功能障碍,如果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常不易逆转甚至死亡。低血糖昏迷是内科急症,其临床表现及病因不尽相同,易误诊而危及生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但如能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病情可迅速好转。我院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低血糖昏迷62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有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分析过程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3.8岁;糖尿病病人46例(74.2%),1型糖尿病患者1例(2.17%),2型糖尿病患者45例(97.83%),非糖尿病患者16例(25.8%);合并心血管疾病25例(40.32%),合并感染28例(45.16%),其中呼吸道感染17例,消化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4例,其他感染3例,非糖尿病所致低血糖昏迷有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乙醇中毒、未按时就餐、胰岛素瘤等。

1.2 发病原因 ①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17例;②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格列齐特等药物过量20例;③糖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过于限制了饮食9例;④肝硬化或肝癌因进食少所致10例;⑤乙醇中毒3例;⑥未按时就餐的正常人2例;⑦胰岛素瘤1例。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浅昏迷56例,深昏迷6例,就诊时血糖在1.2-2.7mmol/l之间。

1.3 急救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采末梢血快速测定血糖,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50-100ml静脉推注,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症状和病况改善,可重复注射,然后根据病情可用5%-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对于通过上述措施血糖已恢复正常,对仍然未清醒的患者可给予20%甘露醇125ml-250ml和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

2 结 果

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49例(83.72%)昏迷患者5-58min意识清醒,7例(20.97%)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甘露醇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后好转,其中,重度昏迷患者中有3例(23.08%)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的表现,1(7.69%)例经临床抢救无效死亡。

3 讨 论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低血糖昏迷患者已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如未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处理,轻者遗留后遗症,重者死亡。低血糖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一些肽类物质,产生多汗、饥饿和感觉异常、震颤、心悸、焦虑、心率加快、收缩压增高等症状。低血糖时中枢神经系统葡萄糖缺乏,会造成从精神活动的轻微损害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先是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相继累及,最后延脑活动受影响。其顺序与脑部发育进化过程有关,细胞愈进化对缺糖愈敏感,当补充葡萄糖后则按上述次序逆转而恢复。当大脑皮层受抑制时可发生意识蒙、定向力与识别力渐丧失、嗜睡、肌张力低下、震颤、精神失常等;当皮层下受抑制时可出现骚动不安、痛觉过敏,可有阵挛性及舞蹈样动作或幼稚动作等,瞳孔散大,甚至强直性惊厥、锥体束征阳性;当中脑累及时可阵挛性及张力性痉挛、扭转痉挛、阵发性惊厥、眼轴歪斜、巴宾斯基征阳性等;当延脑波及时进入严重昏迷阶段,可有去大脑性强直、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降低、呼吸减弱、血压下降等,如历时较久,常不易逆转[1]。

葡萄糖是脑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糖量有限,每克脑组织约2.5-3.0ummol,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几分钟,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2]。一般认为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脑细胞病变不可逆转,患者可呈去大脑皮层状态或呈不可逆昏迷,甚至死亡。昏迷早期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葡萄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不留后遗症,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3]。

4 诊治体会

4.1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各科室都会遇到的急症,多见糖尿病人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出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糖尿病总人数近1亿,并且还呈上升趋势,跃居全世界第一,每年国家要花很大比例的资金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要加强糖尿病教育,首先要教育医务人员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认真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要求指导病人,规范合理用药,防治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同时要教育糖尿病人及家属认识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和全程监测的代谢性疾病,血糖的下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降低血糖而不按医嘱加大药物的用量。限制饮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按医务人员的要求而过大的加大运动量等,一旦出现低血糖昏迷而造成一系列机体的不可逆损害会完全抵消前期降血糖而作出的全部努力,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血糖宁高不宁低。

4.2 对于反复出现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在诊治过程中要拓展诊疗思维,要考虑到有其他疾病,比如:胰岛素瘤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作相关检查,找到病因,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疾病。

4.3 低血糖昏迷很容易与脑血管意外混淆,最简单易行快速的鉴别就是末稍指尖血糖测定,迅速作出判断,立即给予救治。

4.4 对于酒精中毒昏迷的患者,因长时间不进食,而引起低血糖。遇到此类病人,医务人员不要被乙醇的气味所干扰,要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予血糖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战胜糖尿病不仅是医务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临床医生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常规血糖监测,对于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和及时抢救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改善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实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十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76.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6.

[3]苏建玲,田因平,霍淑花.酒精性低血糖的诊治体会.中国急救医学,2001,21:83.

上一篇:静压管桩施工工艺的一般性探讨 下一篇:乔万尼 创新时尚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