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及其生成机理

时间:2022-03-05 04:51:54

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及其生成机理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模块化”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模块化网络组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由于其自身的某种属性而陷入困境,严重者导致模块化网络组织失败。对国内外关于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关于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二条主线:一是研究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形成途径;二是基于虚拟价值链-知识链的角度研究模块化网络组织的风险。

【关键词】 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形成途径;知识链

一、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模块化”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竞争时代相比,其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型科层组织被松散网络组织形式所取代;生产不再仅仅由一个纵向一体化企业来独立完成,而是由网络组织中成员企业跨越各自边界来共同完成,这种松散组织形式就是模块化网络组织(芮明杰、张琰,2008)。模块化网络组织根据需要将企业以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同弹性地组合成各种形式,成为高度柔性的敏捷制造体系。模块化网络组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由于其自身的某种属性而陷入困境,严重者导致模块化网络组织失败。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关于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二条主线:一是研究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形成途径;二是基于虚拟价值链――知识链的角度研究模块化网络组织的风险。

二、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形成途径

(一)内生性风险来源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内生性风险主要是指由模块化网络组织自身局限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余东华,2008),包括组织惯性和路径依赖带来的风险,机会主义行为、专用性投资、锁定效应和“敲竹杠”问题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内部创新体制的僵化带来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结构风险、关系风险等。

1.系统性结构风险。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系统性结构风险是指由于界面标准和显性规则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而出现僵化,导致创新减缓,使模块化网络组织陷入“模块化陷阱”,从而给模块化网络组织带来风险(余东华,2008)。对于系统性结构风险的成因,大部分学者认为:模块化网络组织内大量模块企业通过根植性关系交织成网络,这种网络关系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也是其最初阶段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这种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由于环境的动荡变化可能使组织僵化、失去弹性,继而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缓慢(蔡宁、杨闩柱、吴结兵,2003)。

2.关系风险。关系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组织成员不履行承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破坏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可能性(Nooteboom,1997)。关系风险存在于模块化网络组织模块企业之间,其主要来源是模块化网络组织成员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在模块化网络组织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交易双方为了谋求各自的利益通过不完全或歪曲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性,并利用契约的不完备性而获取私利的行为,这种行为会损害模块化网络组织的整体利益和伙伴企业的利益,降低双方的信任程度以及合作水平。Das和Teng(2004)在此基础上对关系风险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关系风险是企业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程度,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的合作伙伴机会主义框架来衡量关系风险。

由于人认知上的有限理性与行为上的有限理性,及其道德觉悟水平(王小康,2008),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和资产专用性,模块化网络组织出现了四种类型的机会主义行为,包括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基于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和基于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敲竹杠”行为。可分为“强形式”(合同准则的违反)和“弱形式”(关系准则的违反)两种形式,强形式是更利于观察,与弱形式相比,其不利影响往往表现强烈但并不持久(罗亚东,2006)。

(二)外生性风险来源

外生性风险主要是由产业模块化网络组织外部的力量所引致的风险,它包括市场风险和政治风险。

1.市场风险。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的市场机会将会给模块企业间合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韦静彭、贤强、李晓非,2008)。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建立和有效运作依赖于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提高,都增加了决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合作研发中,也增加了合作项目的风险(张运生等,2009)。其二,模块化网络组织在制造和知识生产专业化的过程中,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模块化网络组织在市场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过程中充分协调、约束界面标准并放缓创新(钟庭军,2005)。

2.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府法律、法规、管理体制或行业专项整治等也会给产业模块化网络组织带来突发性风险(尹建华,徐二朋,王兆华,2009)。首先一个国家或地区政策法律环境,以及国际政治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块化网络组织的成败,例如国际政治局势的稳定,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资企业的态度,会对跨国公司的战略部署产生大的影响;其次政府有时直接干预模块化网络组织内企业的经营活动,例如政府利用权力干预竞争会造成模块化网络组织所处环境的恶化。另外,政府行政命令的变动、地方赋税政策的变动、地方政府保护主义浓厚、官员对法律合同执行不一致等也都会给模块化网络组织带来较大风险。

三、基于知识链的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分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知识构成的虚拟价值链成为组织构成和运行的重要因素。通过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各种知识的共享达到知识整合,并进行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赵培勇,2005),使知识活动产生1+1>2的效果。知识共享在提高创新效率的同时也给组织带来了风险:知识共享不足会造成创新的效果和效率低下。知识过度共享可能使知识源企业由于核心知识的外泄而损失其核心能力。

(一)知识共享不足风险

在模块化网络组织知识共享过程中,成员企业之间平等地享有吸收对方相关知识的权利,并履行传递自己知识的义务。但在实践中,由于能力差异,模块企业都会存在尽可能吸收对方知识,保护自身知识的倾向,对知识的过度保护显然会影响知识共享的程度,造成知识共享不足,从而影响了知识的顺畅流动,导致知识的低效利用(王培林,2006)。模块化网络组织中成员企业的多样性及模块化创新,要求成员之间分享具有隐秘性的知识和信息,通常合作成员之间是一种协作竞争关系,每个合作组织都会由于分享或独占研究开发成果而引起争端和冲突,导致各企业不愿共享最先进技术,而是提供次优技术进行创新合作(张运生等2009)。陈菲琼认为知识的粘性是模块化网络组织中知识共享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她通过分析知识粘性的来源,把企业在知识模块化网络组织中的利益分为共有利益和私有利益,认为对私有利益的追逐是机会主义产生的根源,并且由于知识的模糊性、企业知识传递与吸收能力的差异、信息不对称的因素造成契约的不完备性,使机会主义有机可乘,并提出信任和关系资本可以有效防范这种风险。

(二)知识溢出风险

知识溢出风险是指其他企业通过正当渠道获取的本企业的知识、经验、知识产权,可能形成对本企业具有竞争威胁的一种风险可能(程际明,2006)。许多学者都认为,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隐性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果企业不注重保护这种知识和能力,企业损失的可能不只是暂时的盈利能力,而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Reed,R.,DeFillippi,R.J.1990)。模块化网络组织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有弹性地组合成的柔性组织,是一种易于企业间知识共享的网络组织形式,这就意味着处在网络中的模块企业很容易获取其它模块企业的知识。模块企业“嵌入”模块化网络组织中程度越深的知识,其对组织的价值越大。因此,这样的知识被机会主义盗用的后果可能会很高,致使企业核心能力的丧失(任志安2006),从而削弱组织竞争优势的风险。同时,知识流失风险与人员的流失也是不可分割的。人才的流失有可能造成组织知识链的断裂,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链接而导致的风险。流失人员可能带走组织的核心技术,导致核心竞争力的削弱甚至丧失(王培林2006)。

参考文献

[1]Das, T. K. and Bing-Sheng Teng,“Risk Types and Inter-firm Alliance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6

[2]B Nooteboom. &N G Noorderhaven,Noorderhaven Effects of trust and governance on relational ris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

[3]余东华.《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当代财经,2008(3)

[5]蔡宁,杨门柱,吴结兵.《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 》.2003(4)

[6]王培林.《组织知识风险及其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7]钟庭军.《模块化理论的局限及超越――一个修正性文献的综述》.上海经济研究.2005(10)

[8]陈菲琼.《企业知识联盟---理论与实证研究》.商务印书馆.20 03(11)

[9]任志安.《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的治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10]张运生,郑航.《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8)

[11]Reed,R.& DeFillippi,Causal ambiguity,barriers to imitation,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15)

上一篇: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煤炭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