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5 08:39:42

论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在交际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应用过程中以任务的完成为重点,以成果的展示来激励学生的进步。任务教学法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法体现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的高中英语课程性质。

二、 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教学法紧密地将生活实际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整合,让学生能利用生活情境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效果来判断教学效果,在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更注重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以任务为主导的课堂模式更多关注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而看清形势,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 任务教学法的作用

(一) 优化学习形式

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于是,学习过程就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索,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以被动方式来接受教师讲授的状态;它能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摒弃死记硬背的灌输式教学。

(二)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它以生活真实情境任务为学习原型,需要学生根据情境来合理应用语言。在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并通过一定的讨论交流来完成任务,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在实际的任务情境中学生需要考虑具体环境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三) 促进个体发展

任务教学法在强调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关注个体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定的任务是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完成也是以自我知识基础为前提,追求的是尽最大努力来完成任务的课堂形式。

四、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 任务阶梯性原则

即学生完成任务是按照由简单而困难的顺序进行的,教学过程按照逐层推进原则来展开。如在Unit 2 Grammar and usage Attributive clause的教学中,目标设定时就应考虑到阶梯性,首先让学生Learn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然后再引导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use attributive clauses introduced by the relative adverbs when, where and why。 其次,在教学过程实施中也按照阶梯性来展开,如本课教学中,先Say some sentences to warm up students, 再Let students read sentences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as many as possible, 再学习“Preposition + which and preposition + whom”的句型。

(二) 任务真实性原则

即教学中为学生设定的任务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任务教学法正是应转变这一重点而进行的。如在M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学中,为让学生能准确地利用英语进行Talk about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教师首先以中西方的一些节日介绍来导入新课,以“五一”、“国庆”和当地风俗为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如讨论某一风俗的特点、介绍某一节假日等。由于教师提供的任务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客观的,因此学生在谈论的过程中也得心应手,教师只需做好引导(词句的应用、表达的准确)即可。

(三) 以做促学原则

即教学的展开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即做)任务的过程,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的。如在M2 Unit 2 Task Planning a holiday for your family教学中,教师以开放性的讨论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纷纷为假期做一份计划,然后将计划和大家一起分享。于是,学习便成了学生自己的活动准备,完全没有压力,效果变得更高。

五、 任务教学法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上文就任务教学法的作用和应用原则做了分析,但在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实施条件来进行考虑。

(一) 研究教学内容

并非所有的英语教学都适合以任务教学法来进行,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在充分分析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考虑其适用性,对于不能以任务教学法进行的章节教师需要考虑以其他教学方式来处理。在选择好教学内容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基础作为任务实施的条件。

(二) 为任务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始终有别于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在设定了任务后要考虑任务的可行性并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主题为对巴黎的认识,虽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亲自去到巴黎,但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下载巴黎的图片、收集巴黎的历史等资料,以便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可参考的对象。

上一篇:浅探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下一篇:让英语课的呈现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