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05 12:02:54

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摘要:在日趋严峻的环境背景之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炙手可热议题。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有效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多种手段,在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本文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出发,深刻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并进一步解读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张家口市为河北省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是该市支柱性产业,本文就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在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空气质量下降,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相关统计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雾霾天数逐年增加,受到雾霾影响的城市数量也在逐步扩大。关注低碳发展,实现产业低碳化,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关注第三产业的低碳发展尤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旅游业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换句话说,低碳经济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是低碳经济的题中之义,能源技术创新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为支撑、低碳政策制度为保障,通过创新低碳管理模式和发展低碳文化实现社会发展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6443亿元人民币,其比例占到GDP的7%,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不仅仅能够促进其行业的发展趋向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可以对其上下游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旅游业通过实现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必然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创造绿色GDP。

旅游业本身依托于旅游资源优势而发展,很多旅游资源极其珍贵且具有不可在生性,旅游业一旦因循原有的发展道路,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模式,给我们都带来的损失便是无法估量的。

三、张家口市旅游业低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京、津、晋、蒙四省市交界处,该市四季分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张家口市各地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崇礼滑雪场、蔚县古城、赤城温泉、张北坝上草原等等远近闻名,张家口市的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颇具影响力,由旅游带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基本完善,然而该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传统问题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张家口市旅游业起步较晚,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不足,同时资源观念落后。片面追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景区的经济发展,而对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尚无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反映在: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具体表现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在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同时由于调查缺失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效益甚微,既造成环境的破坏同时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

(二)旅游业粗放式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新的旅游模式的开发,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农业、轻工业、文物、通讯、零售业等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旅游业中然而,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为求利益最大化,使用一系列非环保产品如宾馆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导致风景区内垃圾废渣废物剧增。

四、张家口市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生态承载量

一定时间内,在旅游地域的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称为生态承载量。旅游地生态承载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旅游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生态旅游承载量作为旅游者、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社区居民及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接口,对于实现旅游业低碳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统筹选择低碳运营模式

各地旅游资源都有优势和劣势,应根据本地的经济地理交通市场等条件,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张家口市的旅游业才能朝着多样化、专项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小城镇旅游、温泉旅游具有特色的专项旅游。积极推进三农旅游旅游业,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让农民走上致富奔小康道路的同时,利用这些天然的潜在资源,合理开发,实现清洁生产机制,必定会大力促进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进程。全面推进一些县市的生态旅游,因为生态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

结论

旅游业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在一年两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整个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去努力和探索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统筹各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寻求适合的低碳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更好的促进总体经济的低碳发展。(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发展战略,2008(4):53-55.

[2]庄贵阳.低碳经济中国之选[J].中国石油石化,2007(13):11-13.

[3]李劲松.浅析旅游业在30年中的定位与功能[J].当代经济,2009(1):10-14

[4]李敏.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J].中国旅游,2008(11):23-25.

[5]吕学都.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J].商务周刊,2007(10):40-47.

[6]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7]陈诗林.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论坛,2010(3):18-17.

[8]刘海新.坝上的风[J].麒麟文艺,2010(9):5-9.

[9]李慧欣.生态旅游承载量和旅游区经济发展[J].前言.2004(5):55-58.

上一篇:新加坡公积金账户运行效率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