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3-04 05:25:05

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摘要: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佳和农牧主管班”为例,对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的以“育人目标与理念一体化、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实训条件一体化、质量监控一体化”为核心内容的“五个一”合作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五个一”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60-02

高职院校要培养社会所急需、实用、能“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关键是要加强“校企一体化合作”,而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笔者拟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佳和农牧主管班”为例,从专业建设层面探讨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体制机制。

“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校企一体化合作”是指合作双方均作为育人主体,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合作。具体地说,就是在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企业文化等全方位借助行业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践

(一)校企双方基本情况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娄底市主办的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办学已有五十多年,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实施“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主体合作单位是湖南佳和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和农牧)。该公司以生猪产业化经营为主业,涵盖生猪育种及销售、商品猪的生产及销售、生猪及大宗原料贸易、饲养管理软件的开发及销售、畜牧机械设备的加工与销售、兽药销售、饲料加工及销售、生物垫料的开发与销售等项目。公司目前在湖南、内蒙古、浙江、湖北、广东、安徽等地区兴建了二十多家子公司,涉及种猪场、商品猪场、饲料厂、兽药厂、生物产品厂等。

高职教育发展需要高知名度企业的参与,企业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人才。按“强强联手,互利互惠”原则,校企一体化合作的“佳和农牧主管班”应运而生。

(二)一体化合作的内容

以“育人目标与理念一体化,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实训条件一体化,质量监控一体化”为核心内容的“五个一”合作机制为指导,着力探索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一体化机制。

育人目标与理念一体化 规模化猪场的快速发展,导致养猪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养猪行业人力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养猪企业管理者的三大问题(猪病复杂、猪价波动、人才匮乏)之一,然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数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佳和农牧主管班”的育人目标就是为养猪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双方经广泛调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双方大力倡导并实施“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育人。

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一体化 教学内容组织坚持先进性、针对性、应用性。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现代规模养猪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1+0.5+0.5+1+N”人才培养模式。1(第一学年):根据企业岗位需求集中进行一年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0.5(第三学期):安排到佳和农牧进行生产实习,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重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训练。0.5(第四学期):校内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1(第三学年):“佳和农牧”顶岗实习。N:学生就业后,学校通过“湘中生猪网()”、“湘中生猪群(108672588)”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跟踪指导。

师资队伍一体化 开展“学院教师到佳和农牧挂职顶岗,佳和农牧技术骨干到学院兼职”为主要内容的“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活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到两门课程由佳和农牧技术骨干授课;学生在佳和农牧实习期间,学院委派一到两名指导教师,至少有一名专业教师(以半年为限,进行轮换)常年在佳和农牧挂职顶岗。

实训条件一体化 校企之间要建立长效性的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在学校人才服务与企业人才需求间找到利益切合点。基于此,“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是校企合作实训条件一体化建设最佳长效机制之一。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校企战略联盟模式(“娄底特色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校校战略联盟模式(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涟源市工贸中专“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建设)、院村合作模式(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娄底市中阳村的院村合作,打造“湘村黑猪”产业基地)、院政合作模式(“娄底动物疾病诊断与控制中心”在院建设项目)、技术推广站建设模式(“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湘中丘陵区生猪产业区域试验站”建设单位)等五大建设模式。

质量监控一体化 建立以学院、企业为双主体,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这一过程监控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四参与(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三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两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一平台(质量监控数据平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思考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关键是要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五个一”校企一体化合作持续发展机制目前仍然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要不断完善其实践过程,加强理论总结:(1)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快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合作的立法程序,现有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企合作开展,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2)合作方要“强强联手”,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眼前的生产效益,这样的企业很难成为合作对象,即使合作,也难有实质性的效果;高职院校必须真正践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打造专业特色,只有“强强联手”,才能有校企一体化合作的良性循环。(3)坚持“三赢”原则,高职院校各部门不能始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要转变观念,要以“企业赢、学生赢、学校赢”为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工作。(4)合作形式多样化有益于发展,不论何种形式都可以探索,校企一体化合作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5)完善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信息反馈系统,信息畅通,学校便于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化,企业便于因“才”使用。

参考文献:

[1]谢文明.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2]李继仁,杜祥培,李宇才,贺尚飞.加强校企合作 化解养猪行业人才缺乏困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20).

[3]于洪泽,叶景文.关于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2).

[4]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5]何召祥,詹王镇,周基燕,陈祥梅.校企合作:实训教学的条件及模式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6]赵晖.校企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理论导报,2011(10).

[7]史成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思考[J].职业,2012(15).

作者简介:

禹华芳(1965—),男,湖南邵东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与农业职业教育。

上一篇:加强班主任素质修养 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仪器分析技术》项目化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