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原则

时间:2022-03-03 02:30:49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原则

智慧城市,经科技部试点,发改委立项,工信部规划,住建部大规模推广,显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行为。但是其顶层设计,往往都被相关利益集团所绑架,都是基于大投入低产出的IT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这样就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巧立名目花钱,经济落后地区无从下手的局面,乱象丛生。现在,我们就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归纳总结出一下四点原则,希望能引起共鸣。

1、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具备广泛的普适性。

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尝试,均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是中西部城市,也是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地方。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举措,不能将贫困地区关在门外。所以我们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广泛的普适性,否则就显失公平。

比如林芝地区,总体进入住建部的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米林县,人口2万,财政收入微薄。如果按照目前行业内流行的顶层设计规范,这个地方根本无法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我们经过调研后,给其提出来的建议是: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科学决策能力建设,注重智慧的积累,而不是IT基础设施的投入。

因此,我们在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东西部发展差异性,尽量弱化IT地位,提高管理的分量。这样,即使在没有大额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也能有效的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2、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要有权威性。

在百度里输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有130多万条搜索结果,可谓满天飞。我们都接触过很多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可是这些方案的权威性,大家都不予置可。

一般来说,任何设计方案的权威性,均来源于学术机构、权力机构、投资机构。学术机构的科学性,是容易为世人所能接受的定理;权力机构是制定规则的,代表的就是政府认可;投资机构是项目的业主方,其权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我们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整合这三方面的资源,考虑这三方面的诉求,才能推出具有权威性的顶层设计方案。

3、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累积过程,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在想要拿出具体详实的顶层设计方案,从时效性和科学性方面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抓住共性,形而上的提出指导性方案。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鼓励单点单领域大胆尝试。比如可以推动移动医疗,为发展智慧医疗打下基础,可以着手整合交通信息,为智慧交通积累数据与经验。当一个地方的各行各业都具备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的时候,再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就离智慧城市不远。否则,不敢尝试就容易裹足不前。

但这个时候也容易造成建设乱状。所以,我们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除了形而上的指导性方案之外,也要约定形而下的统一数据格式与接口,为以后的资源整合打好基础。比如制定行业数据的统一模板,就可以回避这种风险。

所以我们要坚持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推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4、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加大城市软实力部分的设计。

现在我所看到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方案,包括宁波、武汉、威海、拉萨等具体建设方案,也包括赛迪这样的权威机构所出具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不外乎就是在讲感知,讲物联网,讲电信网络,讲数据共享,完全被信息化技术所绑架。却忽略了对一个城市的软实力的规划设计,包括文化体系、道德理念、人文关怀等等。

一个城市的智慧,不仅仅是在基础设施上,更多的是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如果忽略了对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设计,那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个智能城市,绝不是智慧城市。

上一篇:皇氏乳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