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考复习效率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3-01 02:52:08

提高高考复习效率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考;复习;学情;观念;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75―01

从1999年高考科目改革至今,我国已经采用或正在采用的高考模式有“3+2”、上海2000年以前的“3+1”、江苏2003年始用的新“3+2”、辽宁的“3+大综合”、广东的“3+大综合+1”和全国大部分省区的“3+文综或理综”(即“3+小综合”)等,这些统称为“3+X”模式。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科目设置仍然是“3+X”模式,但是其中的“X”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有了新的含义。今年我省将第一次面对新课程下的高考,如何应对这种新变化,提高高考质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和同仁交流一些体会和意见。

一要关注学情、以爱育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新高考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状况,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为此,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惯养的培养。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最重要的习惯就是良好的考试习惯。必须通过训练,让学生切实形成这种习惯,保证考试时顺利发挥应有的水平。当然,也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成人成才教育,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到了复习备考的第二、三阶段,随着复习难度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因复习成绩提高较慢而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时候“师爱”将是一剂有效的“良药”。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召开学生会等形式勉励学生克服紧张、畏惧、消沉等心理,增强自信心,以正常的心态面对高考。

二要转变观念、教学相长,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相长”,是一种真正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确立目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展现提升――归纳总结――达标测评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多地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和谐、健康发展。要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在课堂上将学生的“学”和“思”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教师也应适时恰当地给予点拨,将学生的“学”与“思”有效统一起来,这与“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相比,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积极实行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讲评式教学,采取精讲、精练、精评,通过质疑、探索等途径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掌握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少走弯路,少费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复习备考质量。

三要改进方法、优化策略,进一步增强备考工作实效。根据多年备考体会,复习备考的重点环节是要抓好教材,让学生把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技能掌握好,然后再做题、再提高。高考也是一场“持久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是一种决胜战术。要加强综合科的协调推进,建立综合科目定期集体备课制度,熟悉把握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结合点,突出综合科目应试方法的针对性、灵活性、稳定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科目“得分最大化”。同时,对全体学生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和研究,摸清学生的底子,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制订不同的施教计划,以便分类推进,整体提高。

四要广采收集、重视指导,确保有效指导高考。由于我们对新高考的要求、考点、题型等还不能准确把握,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信息,学习宁夏近年高考复习的经验和方法,查缺补漏,弥补薄弱环节,有效指导备考工作。其次,在志愿填报方面,学校领导要带头研究,班主任、科任教师也要研究,认真研析近三年录取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目前就业形势的需要,抱着为学生前途命运负责的态度,做好辅导工作,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让学生准确填报志愿,争取考入理想大学。

上一篇:学生独立意识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工业余热热泵冬季供暖的实际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