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也是我的家

时间:2022-10-15 11:44:45

班级也是我的家

教材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护班集体》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主题内容由“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三部分组成,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到班级生活的快乐和温暖,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与同伴、老师友好相处,主动、积极地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班集体中和谐、快乐地生活。

(二)教学理念

结合学生集体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创设参与、活动、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在具体场景、具体事例中学习解决问题,产生对集体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事例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快乐,团结互助,并愿意与同学们分享快乐。

2.能动脑筋,与同学合作,有创意地美化教室,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班级荣誉感。

3.学习写邀请信,在与外班学生交流中,做到热情、自信、有礼貌,进而培养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教学重点:感受到班集体的快乐,团结互助,并愿意与同学们分享快乐。

教学难点:能动脑筋,与同学合作,爱护班集体。

(四)板书设计

班级也是我的家

快乐的班级

生活美化我们班

欢迎来我班

(五)教学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温暖

1.[引入语](神秘地)同学们,今天“小羊宝宝”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想不想知道照片上都有谁?

2.(出示课件:本班学生在上学期参加演出、运动会上拼搏加油、校园明星获奖、黑板报评比、“手拉手”活动的照片以及学生打扫卫生、学习的一些照片。)问:你们认识照片中的小朋友吗?

学生活动:随课件展示随意指认。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照片上的我们在什么时候干些什么?

学生活动: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挖掘本班学生活动资源,置换教材“看一看,说一说”的内容,用学生熟悉的人和事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故事演讲。

教师活动:发现每―个孩子的亮点,借助“小羊宝宝”从不同的方面给予鼓励,包括故事内容、语言表达、感情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感受到班级就像家一样温暖幸福,有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接受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二:合作交流,表达愿望

教师活动:“小羊宝宝”夸奖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很好,还特意给同学们带来了两棵愿望树。这两棵愿望树有神奇的功效,能帮助你们实现愿望。

教师活动:要求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每实现一个愿望就在自己的愿望树旁边贴上一颗小果子或自己喜欢的图标。

[出示课件]看,“小羊宝宝”也告诉我们:快乐的集体生活中,大家要互相帮助啊!所以呀,同学们要互相帮助,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你们有信心吗?

学生活动:齐声回答。

[设计意图]活动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明确帮助别人和接受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让学生明白,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大家要互相帮助。

活动三:动手动脑,美化教室

教师活动:“小羊宝宝”看大家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又给你们布置了新任务。想一想我们可以为班级做些什么?

[出示课件]用我们的双手把教室打扮得更美丽。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提前准备的学具美化教室。强调注意安全,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生活动:积极行动。(或合作制作小风铃;或给桌子“洗脸”;或给图书换新装;或给图书角增添图书;或美化笤帚、粉笔盒、教鞭……)

教师活动:针对典型问题加以引导,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参加活动,活动是否有创意,活动中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有攀比现象等。

[设计意图]针对大多数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的问题,通过美化教室的活动设计,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快乐。进而懂得班级也是我们的家,人人有责任为班级出力。

活动四:拓展延伸,分享快乐

教师活动

1.[谈话]“小羊宝宝”看见我们的教室被同学们打扮得这么漂亮,可高兴了。他有一个建议:全班共同设计邀请信,邀请其他班的同学到我们班来参观。

2.指导学生了解邀请信的作用、如何写邀请信、如何设计邀请信以及如何送出邀请信、如何接待参观者等。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动手设计。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们课后把邀请信送出去,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要热情、自信、礼貌。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邀请信,发送邀请信,增强学生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集体归属感及班级荣誉感。

教师活动:[谈话,延伸活动]同学们太聪明了!“小羊宝宝”让我告诉你们:你们是最棒的!生活在这么温馨的大家庭里,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制作一个卡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下节课我们评比。

[出示课件]“小羊宝宝”和小朋友们再见。

学生活动:和“小羊宝宝”道别。

[设计意图]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和家长一同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同学友谊的珍贵。让学生学会乐于、善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六)教学反思

1.活动,富有童趣

“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的主旨。遵循这一主旨,我为学生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带领他们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成长,从中感受到了班级生活的快乐,懂得了如何去帮助别人,如何接受别人的帮助,如何热爱我们的班集体。“小羊宝宝”贯穿于活动始终,适时地给学生以情感上的鼓励,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轻松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力。

2.内容,回归生活

很显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遵循学生生活实际,我没有生搬硬套教材,而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通过现实生活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讲故事、制作心愿树、美化教室、写邀请信等,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愉快地参与和学习,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以主体身份展现并提升自己的生活。

上一篇:教师会问,学生爱问 下一篇:用爱托起初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