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两性”

时间:2022-06-10 08:49:54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两性”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两性”:即“实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两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两性”:即“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将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实现有效联结,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当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给小学生过多的禁锢,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这门课的老师,要敢于向传统模式挑战,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如我在教《与陌生 打交道》这一课时,借助录像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一天晚上,小王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敲门声。小王问:

“是谁?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他爸爸的同事,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

小王站起身准备去开门,录像停止。小王是该开门还是不开门?教师不用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是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然后两组同学展开辩论,在两组同学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学会保护自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得到一次难忘的锻炼。

三、将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如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又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的,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所以教学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探寻,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归宿。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知识与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如教学《看电视》一课时,上课伊始,我打开电视电源,不打开电视画面,问学生:“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待学生回答后接着问:“想看什么节目?”学生们抢着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师继续引导:“大家从电视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本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接下来教师抓住契机,打开电视画面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怎样选择频道,如何选择节目。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充实和丰富,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应该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教育融入生活,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质量,为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明聪.《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王运红.《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

上一篇:让心理健康之花在中职土地上盛开 下一篇:谈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