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2-02-27 11:34:52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 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成绩差等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专业服务功能和素质培育功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工具,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容量较大、难度较高、进度较快的特点,不少学生感觉“抽象”“难懂”“没有兴趣”。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两大功能,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学生学习方面

基础薄弱,尽力弥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总体素质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多数高职学生属于高校招生中的专科录取批次,其数学高考成绩大多在50―100分之间(满分150分),甚至个别学生10多分,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并且参差不齐,接受知识慢,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对高等数学联系紧密如函数、解析几何、三角等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和补习,以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以前的知识没学好而听不懂,尽量弥补基础缺陷,成为高等数学入门教学的当务之急。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大学不同于中学,中学的学习是“填鸭式”,而大学则为“自主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应变被动为主动。刚刚进入大学,由于刚刚卸下高考重压,不少同学处于解脱后的“失重”状态,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上就容易产生惰性。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变自主学习为放任自流,每天变得无所事事,反映到学习上,不认真听课的、上课睡觉的、玩手机游戏的、看小说的、抄袭作业的已成为高职院校课堂上的一个较普遍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调动其学习兴趣,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商,采取相应配套的措施加以解决。

逐步适应思维方式的改变。初等数学是常量数学,讨论内容大多是静止的、具体的和不变的,而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研究对象是运动的、抽象的和变化的。这种研究对象本质的区别就决定了学习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也是不少学生感觉高等数学“抽象”“难懂”的原因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努力探索与中学数学相联系的教学模式,如以实例引入概念、以直观教学阐明数学思想等。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适应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思想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面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突出人才培养对当前社会需求的针对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下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高等数学课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改革举措。

拓宽知识面,降低理论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高等数学的主要作用是应用,在内容选择上,知识面宜宽,而每一个知识点要求宜浅。如在传统的微积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再介绍一些工程数学、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和离散数学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使用数学时提供尽可能宽厚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主要采用淡化理论推导,强调其中朴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尽量以直观解释的方式进行讲解。此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相关教学内容可采取“弹性教学”的方式。如极限的概念,大部分同学对“ε―δ”的分析定义难以接受,那么就要求他们掌握直观的描述性定义,了解极限思想是贯穿微积分始终的重要思想,体会到概念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即可。而对一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妨将极限的分析定义作为选学内容。

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要目的是应用,数学应用的观点是高职高等数学的主导思想和教学重点,而过去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和计算技巧,事实上,不少学生在几年后只能隐约记得几个孤零零的数学名词,由于没有真正掌握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遗忘,所学知识没有发挥作用,留下数学“没用”的印象。我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概念的引入到定理公式的建立,从例题到习题都多选择一些与专业及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如利用导数求最值时多举一些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如用6米长的型材做成日字型的塑窗如何设计长宽才能使塑窗面积最大,再如靠一面墙盖一长方形小屋,现存砖只够砌20米的墙,如何设计长宽才能使小屋面积最大。通过示范例题和习题的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高等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当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这些实际问题以简单和浅显为宜,着重让学生体会到高等数学所含知识点在其中的应用,领悟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高等数学》虽是高职院校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但它是学好专业课的必要基础,更是开启科学知识宝库的钥匙。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着手,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大家共同交流。

上一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高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浅阅读”背景下中学生阅读倾向调查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