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学后教的前置性作业设计和运用

时间:2022-02-27 07:08:33

基于先学后教的前置性作业设计和运用

摘 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共识。在发现式、启发式教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为时下各校争相效仿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这种效仿貌合神离、效果不尽如人意。可见,“先学后教”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及其科学合理的运用。通过对三份不同课型中使用的前置性作业进行剖析,以期从中找到有助于“先学后教”模式的“微量元素”,为其顺利推广实施添砖加瓦。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作业前置;作业设计

以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

2012年9月,我校在高一年级开展“先学后教”的实践研究。一年来,问题不少。主要有:其一,课堂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高一数学共有4本教材,每周仅5课时,内容多、时间紧。而“先学后教”要求学生先自学10~15分钟,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应用练习要在25分钟内完成很困难,“先学后教”直接导致了“教后没时间练”甚至新知没讲完。其二,实际效果不佳。一方面,我校学生基础较差,仅用10~15分钟自学教材或学案,多数是走马观花,难以深入思考、生成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自学“成果”的监控、反馈信息的收集及利用都有不到位之处,因此,施行“先学后教”模式只是貌合神离、浮于表面、效果欠佳。那么,实施“先学后教”的突破口到底在哪儿呢?

一、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指的是教师向学生教授新内容之前,根据学情和新知特点,设计布置的导学、导思性作业,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在课前或课中进行尝试性学习。它与传统的作业有天壤之别:

(2)“复习课”知识梳理型前置性作业

知识梳理型前置性作业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和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在归纳整理问题结论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针对某一章节或专题而设置的前置性作业,有利于教师正确诊断和评估学生的“掌握点”和“遗忘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3)为研究性学习设置的前置性作业

高中数学教材中设置了不少“数学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材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素材。但是,由于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多数成为摆设。前置性作业能将这部分资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编制成“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材料。

研究简案:(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是圆锥曲线,它们与圆锥存在何种联系,请查阅资料后用图形计算器模拟作图;

(2)根据椭圆的定义,借助图形计算器的数值锁定功能绘制一个椭圆;

(3)阅读教材P36页的“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并完成以下两道题:

①如图,用一个与圆柱的母线斜交的平面截圆柱,得到的截口曲线是什么?请证明你的判断?

评析:(1)前置作业的选题应该多样化;可以是某些数学结果的推广和深入,也可以是发现和探索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的数学结果。(2)研究性前置作业促成主体参与;不论是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学生都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的,学生的思路更具开创性。

4.前置性作业的运用

前置性作业设计好后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然后教师收缴并批阅、评价,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前置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纲”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潜质不一样,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进度不一。笔者认为,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应做到该统一的统一,不该统一的可以不统一。前置性作业的“异步性”区别于传统作业的“齐

步走”。

(2)充分利用前置性作业所反馈信息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超前学习进行检查,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这既是展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肯定他们超前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们存在问题的过程。无论是优秀成果还是存在的问题,只要加以科学分析、合理利用,都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增长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黑板或电脑投影突出新知识的重要部分和学习过程的动态部分,这样就更有效地优化了课内信息交流的平台。

(3)教师要学会等待,给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前置性作业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有所了解。课堂上,师生应进行平等地对话、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与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利于问题的解决。课堂上,教师要学会等待,要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老师必须引导和调动学生这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前置性作业并非笔者的创举,而是在“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设想、新方法。尽管改变传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一定会有许多热衷于创新的教育人会为之不懈努力,在点点滴滴的改变中汇聚力量,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维C主线复B相辅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