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的准备与必然

时间:2022-02-26 07:46:08

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的准备与必然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中国民族声乐也必然会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性,同时也以如何认识和处理声乐歌唱的技术与风格的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我们面临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我们要做的一些准备。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准备;必然

广义的中国民族声乐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诸多艺术门类的演唱,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革完善而产生的,极具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演唱方式。狭义的中国民族声乐,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要求,在传统民歌自然唱法、戏曲、曲艺等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而形成的擅长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

放眼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切,使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带着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烙印,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昂首挺胸地走向世界成为必然。因此,如何使中国的民族声乐顺应时代潮流,更加充满生机,不仅为中国人所喜爱,而且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普遍认可,成为世界音乐百花园里的一支奇葩,是我们音乐工作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诚然,近年来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登上国际高级别的艺术中心或剧场的舞台,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吴碧霞亚洲巡回独唱音乐会、王宏伟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沾沾自喜,盲目乐观。严格地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审视我国的民族声乐现状,要想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像意大利声乐艺术一样为各国人民普遍接受和喜爱,还需要弄清楚自身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明确方向。比如,歌唱方法的借鉴与继承、科学性与多样性问题,艺术风格的民族性与世界范围内人们审美习惯的共性的关系问题,对外传播与交流的问题,创作的问题等等。但是,笔者认为,在诸多的问题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技巧与风格的问题。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艺术自然要求美妙的声音承载。声乐作品的演绎与传播是通过歌唱声音这个载体来完成的。成功的演唱,声音是基础,没有好的声音一切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呼吸状态、发声状态、共鸣状态与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能力。作为一门艺术,歌唱发声具有着自身的科学性。要想获得理想的歌唱声音,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而且必须是科学的训练。首先,学习者应在老师的帮助下建立自己正确的声音概念,提高自己对声音的鉴别能力,认真学习领会发声方法与技巧,领悟歌唱发声诸要素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明白怎么做才是科学有效的;其次,在训练过程中,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杜绝盲目和随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不畏艰难,勇于攻关;第三,多听、多看,多学习,多实践,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声音的理解与感悟,不断在改正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娴熟的歌唱技巧,获得艺术化的嗓音,为自己的歌唱奠定基础。

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同样一首作品,可以用不同的演唱风格去诠释,不同的演唱处理,也会给作品以不同的风貌。这不仅体现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也体现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多样性。比如歌曲《大黄河》可以由不同风格的歌唱家来诠释。可以用美声的技巧演唱,也可以用民族的唱法演唱,甚至可以用原生态的自然、朴素的声音演唱。反过来,同一位歌唱家,在具备了一定的声音条件与艺术修养以后,当然也可以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可以演唱《今夜无人入睡》,也可以演唱《草原之夜》,或者是流行歌曲的戴玉强;可以主演西洋经典歌剧,也可以出版流行歌曲专辑的廖昌永,以及兼修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把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歌曲在一台音乐会进行成功展示的吴碧霞,都为我们理解唱法与风格的关系作出了注解一一技巧是形成风格的基础。他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发声技巧的掌握。

怎么获得歌唱所需要的艺术化的嗓音来表现作品,就要求歌唱者掌握娴熟的发声技巧。多年来,在我国歌坛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有三个,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但是无论这种划分是否合适,追求科学的发声技术与方法,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人体的发声机能,为表现作品服务,却是每一位歌者都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风格需要通过技术来表现。无论哪种唱法,没有发声的科学性,没有声音运用的合理性,都是不能承载表现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情愫这个任务的,是不可能有艺术感染力的。因此,声乐作品与演唱只有个性风格的不同,科学性应该是不同唱法歌唱发声所共同追求的共性。

值得说明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人们的审美意识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对于歌唱技巧与方法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因此,歌唱发声的技巧与方法也是在不断完善之中。我们平时所说的歌唱发声的科学性,也应该是相对而言的。各种歌唱风格与演唱形式的存在,都会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它们各自的演唱所采用的技巧与方法也必然有自身的科学性。

在声乐训练中不能以美声或者民族唱法来禁锢自己,只要是合理的,对自己的歌唱发声有帮助的方法,都是应该学习的。怎样掌握娴熟的发声技术与方法,为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服务,除了坚持不懈、勤学苦练以外,很多歌唱家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不仅学习意大利美声的发声方法,而且还学习过民族唱法并大胆吸收借鉴民族民间等我国传统演唱的方法。戏曲、曲艺、各地的民歌,包括戏曲的身段,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营养,对歌唱演员的演唱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刻苦训练、科学训练,掌握呼吸、共鸣、吐字咬字等歌唱发声的基本要素,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实践。

中国民族声乐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民族声乐的事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追求真、善、美是所有民族文化艺术的真谛,各民族的审美也有共通的地方。要想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歌唱家们的演唱,无论是演唱方法、声音特点还是演唱风格、表现形式,都应该有应该与国内外观众共通的审美标准相符合。我们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那就是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不仅服务于我们的人民,服务于我们的时代,而且,也承载着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韦红燕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探索 下一篇:歌唱语言在辩证思维下的调控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