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22-02-25 11:37:45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摘 要 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新旧知识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零碎的知识结构化,进而优化数学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使数学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51-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本质。”对于在数学课堂中出现的枯燥而抽象的知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在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深化课堂训练,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进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更精彩。

1 在新课引入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学生感兴趣,则思维的大门能有效地被打开,从而铺设一节课成功的基石;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的一切教学设想都可能会落空。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便激励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去探索。在新课讲解时,把原来死板的数学知识和静止的图形,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形式变成动态的图形,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用美妙的声音和精彩的动画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刺激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感染下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主动、更长久地去学习。

如在讲解空间几何的三视图时,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比较高,单凭教师简单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于是笔者用Flash做了一个动态的动画,一个立体的星状多面体从远到近的旋转过程,以及动态地展示现实中的汽车、飞机、坦克。学生原本以为空间几何体是既抽象又很难理解的,而在这里通过接触现实中的实例,就会觉得很熟悉,很有趣。这样在课前教学引入时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觉得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也很丰富、很有趣,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这种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在知识的迁移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新旧知识系统化

在教学中经常要把新旧的知识进行迁移,以旧知来学习新知,这种方法能很好地将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这种新旧知识的迁移方法,既巩固旧知,又利于新知的学习,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使新旧知识系统化。

过去在复习旧知识时,传统的方式是抄在小黑板上或是板书,这种形式知识容量小,并且浪费时间。相对于以前的传统方式,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优势,教师可以进行多种形式新旧知识的迁移,如概念知识迁移、练习题形式迁移,可以进行练习等多种形式知识点的迁移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学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巩固新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就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如在讲解“异面直线成角”时,可以利用课件把空间的两条直线通过平移转化成平面中的直线,配上声音和动画相结合,通过这种动态的演示,将“异面直线成角”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平面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新旧知识进行了迁移,使知识系统化。

再如在讲解指数函数y=logax、幂函数y=xa、对数函数y=ax三者性质的对比时,如果单纯地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书写,学生很难进行对比掌握。笔者用课件动态地展示三种函数,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对比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时期的知识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可以极大地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这样学生在进行对比学习时能更好地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在突破难点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性很强的知识,如空间几何及动态变化类等抽象问题,这些都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如果采用直接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并且很难理解。而多媒体课件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化静为动,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有静态画面展示,以及配合声音和动态演示,可使原来死板的数学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事物的变化及内在联系,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呈现数学教学中“分割”“旋转”“折叠”“提取”等动态过程,使抽象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优化。

如在讲解抛物线时,单纯地讲授“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学生很难理解。而笔者用几何画板做了一个动态的效果,这样通过动态的演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抛物线的内涵。在讲解曲线上切线的定义时,笔者通过用课件做出从割线到切线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理解割线与切线的区别以及切线的定义。这样生动形象的设计使深奥的数学概念简单化,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优化教学效果。

4 在课堂小结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把零散的知识结构化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板书、展示、示范等行为,需要很多时间,知识也比较零散。而多媒体课件最明显的优势是只需教师轻击鼠标或敲键盘,通过这些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来展示零散的知识,使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堂好课开头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余味无穷的结尾也很有必要,设计得合理恰当,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当然在课堂小结时,多媒体课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采用概括式、对比式或是问题式的形式,在展示知识结构方面,都能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脉络。

如在讲解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这一节课时,由于知识点较零散,学习完本节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有个总体的认识,笔者用课件展示本课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的零散知识点。

5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综述可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否则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杜绝“穿新鞋走老路”,把多媒体课件变成数学书与练习题的翻版,仅仅是将教材搬到了屏幕上,课件内容没有突出重难点,以致影响学生学习。教师应提高课件教学质量,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符。

其次,多媒体课件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对于有些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内容板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这些和多媒体课件一起使用,能发挥各自所长,使课堂效果更有效。

再次,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缺少学生的选择与互动,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活泼生动的数学课堂。

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选择地用好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切忌成为多媒体的“奴仆”;要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做到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突出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125.

[2]姚文平.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36.

[3]陈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数学课堂散发魄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1(1):46.

[4]惠晓娟,张艳艳.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0(45):71.

[5]周永忠.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整合原则[J].科教文汇,2008(4):71.

[6]施丽丽.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4):63.

[7]徐波.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2002(8):54.

上一篇:包合物脂质体靶向系统在给药中的应用 下一篇:彰显魅力课堂 快乐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