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企业如何渡过寒冬

时间:2022-02-25 10:09:14

啤酒企业如何渡过寒冬

每年12月份至来年2月份,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啤酒消费进入淡季,啤酒企业如何渡过寒冬,笔者认为,应从淡季营销、职工培训、设备大修、消耗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做好淡季营销工作

啤酒作为舶来品,虽然在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短短的20多年中就成为目前产销量最大的酒类产品。

以往啤酒作为一种消暑饮品,在夏季风起云涌,冬季则大幅下滑,但随着全球气温普遍回升,空调、暖气等日益普及,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习惯在不断改变,现在啤酒的淡旺季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啤酒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淡季市场不再是绝对的淡季市场,只是相对的淡季市场,必须树立淡季不淡的观念,放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思想,以积极的心态、有效的措施,强化淡季市场运作。

1.研发反季节产品

在冬季,喝啤酒很“凉”,致使销售受阻,那么就需要研发适应冬季消费的啤酒。在国内,姜汁暖啤、红枣啤酒、火锅啤酒、枸杞啤酒等成功开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啤酒在淡季的消费问题。在国外,适应淡季消费的啤酒也很多,美国亚里桑那州一家啤酒公司推出一种名叫“疯狂爱迪辣椒啤”的啤酒,在瓶内放一只鲜红的红辣椒,那些喜欢吃辣的人,喝下去以后,火辣烫喉,似烧肠焚胃,大汗淋漓,一举成为冬季市场的畅销品牌。啤酒企业研发反季节产品,还可推出高原麦汁浓度、高酒精度的醇厚型啤酒,在淡季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聚焦优势产品

啤酒企业在旺季经过强势营销,淡季时间里很有必要进行产品盈利情况分析,根据销售数据分析系统,分析各产品的销量、走向及优缺点,砍掉没有销量和走势的产品,从而将资源聚集优势产品,促进优势产品的销售。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状况及行业发展状况研发下年度新品。

3.进行淡季市场转移

啤酒企业所说的淡季市场,一般指我国北方的市场,但在我国南方地区并不是淡季。同时,我国北方宾馆、酒楼、迪厅、歌厅和部分餐厅、饮店等消费场所,都配有暖气、空调等设施,良好的温室效应使这些消费场所成为啤酒淡季冰山上的一个热点。再者,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等都集中在冬季,家庭聚会、走亲访友的机会增多,也使中高档礼品啤酒销量旺盛。因此,啤酒企业应做好冬季市场转移,聚集目标市场,加大营销力度。

4.维持品牌记忆度

啤酒企业在淡季将有限的资金开展促销活动,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回味,“冰激凌在冬天叫卖”那声音一定是最强音,在旺季到来时就一定会走在最前面,因此,在淡季,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维持品牌的记忆度和关注度。啤酒企业在冬季可利用学生放寒假的时间,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结合节日多、城乡集贸市场繁荣的特点,开展文艺巡演,可在短时间树立起良好的品牌美誉度。

5.与客户进行感情沟通

旺季的时候,客户对公司有异议或不满,而公司又没有及时发现,在下年度很容易造成客户丢失或倒戈。因此,淡季里厂方要解决好和客户的账务往来,做好返利、促销等的结算,做到账目清晰,双方无异议。同时,邀请客户来公司召开座谈会,或组织客户到一些景点参观旅游,或搞一些娱乐性质的活动,在融洽的活动中,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做好淡季培训工作

啤酒企业淡季生产压力小,可利用设备大修期间进行淡季培训。因为淡季培训是在连续生产之后进行的“补给性”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等特征,所以啤酒企业要把旺季存在的问题和下年度的工作重点作为淡季培训的重点内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分灶吃饭”的方式,对职工进行全面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培训。

啤酒企业在淡季培训前要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向基层下发淡季培训需求表,查找员工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与设备更新改造、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然后对基层淡季培训需求进行资源配置,结合下年度工作重点,形成淡季培训计划。

为使淡季培训计划落实到实处,啤酒企业结合淡季特点,要创新培训方式。

1.开展现场培训

啤酒生产淡季进行设备大修,设备管理人员在拆卸设备时,现场向维修人员和操作工讲授设备工作原理,让职工掌握设备维护与操作要点。同时,对设备运行中的“问题点”采用互动式的“双向沟通”, 共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寓教于乐

啤酒淡季期间节日众多,正是群众性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时期,啤酒企业可开展啤酒文化娱乐活动,把职工文化生活与提高业务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职工在比赛的乐趣中掌握业务知识。如青啤(荣成)公司在淡季期间开展了计算机操作、品酒、化验、数成品啤酒、数瓶垛啤酒瓶、保管员查找物资、档案员查找资料等技能大赛,极大活跃了企业文化气氛,也使职工业务素质大大提高。

3.外出培训

组织职工到啤酒行业管理先进的厂家参观学习,外出前,让职工带着问题出去,有针对性地探讨请教,回来后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与完善规章制度相结合

企业经过旺季时间的紧张运转,在管理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难免暴露出一些问题,淡季时间要进行理顺、整顿。通过培训,让职工了解新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从而为下年度的工作奠定基础。

啤酒企业在培训师资、培训验收等方面还要严格管理,确保培训效果。可从本公司职能部门中挑选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兼职教师,本公司不能担任兼职教师的,从外部聘请教师进行培训。参加受训的职工,培训完毕进行考试,不及格者实行内部待岗,以此激发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做好设备大修工作

啤酒生产设备经过旺季时间连续运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淡季生产压力小,要全面进行大修,恢复和保持其最佳使用功能。啤酒企业设备大修要做到“四到位”:

大修计划审定到位。搞好设备大修计划的编报与审定是必须要做的前期工作。设备管理部门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各种设备运行的基础上,制订冬季设备大修计划,然后由有关部门组成的设备大修领导小组进行严格的审定,大家集思广益地去论证核审每一项计划,以确保计划的可靠性和指导性,并成为冬季大修工作的主要依据,使整个大修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任务落实到位。大修计划审定后,能落实到班组的落实到班组,能落实到个人的落实到个人,使每个检修项目的负责人、执行人和完成时限一清二楚,确保检修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大修验收到位。设备大修质量是关键,设备大修验收部门要坚决依据规定的质量标准,对检修后的设备实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对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检修项目实行返工,直到达标为止,并按没有完成定期工作进行考核。  责任追究到位。本着“谁维修谁负责”的原则,在做好大修质量验收的同时,组织建立维修项目档案,推行维修责任追究制,若在下年度出现类似设备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这一管理措施的确定,强化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使维修人员人人严把质量关,个个主动为提高大修质量献计出力。

四、做好消耗管理工作

啤酒生产淡季致使产量下滑,能耗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因此,科学安排好淡季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尤为重要。

1.提高生产效率

淡季期间,啤酒订单少,批量小,生产系统“吃不饱”,开关机频繁,在开关机前后,水、电、气等能源浪费较大。因此,可适当增加库存,增加连续作业时间,减少开关机次数,使能源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控制酒龄

啤酒酒龄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能源的消耗,超出工艺规定时间的酒龄越长,增加的动力消耗就越多。因此,啤酒企业要对淡季销售市场做好预测,提高销售计划的准确性,以便合理控制发酵罐存酒量,将发酵酒龄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避免超期储存,从而减少制冷系统动力消耗。

上一篇:《酒业风云》:追忆美国葡萄酒的“文艺复兴” 下一篇:2008酒业十大新闻(搞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