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2022-02-25 02:48:05

【前言】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提升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为了加强全市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农村中小学公开招聘体音美教师每年定期搞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四、建章立制 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是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

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开发战略的确立,营口市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教育事业更是优先发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加快了学校体育的改革步伐。经过五年的努力与实践,我市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一、提高认识

回顾我市学校体育工作,在全国率先创立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承担了国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实验,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教育部先后在我市召开3次现场会,推广了体育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等经验。但是认真分析,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采取“会议促动,目标拉动,活动牵动”的办法,提高学校对体育工作的认识。

二、设施保障

2008年的双高普九是加大投入的开始,前期解决体育卫生器材问题,2009年开始投资1.2亿元,2010年投资6000万元,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建设塑胶场地100多块,农村学校硬覆盖40多块,购置体育卫生器材,建设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购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400多套,为学生健身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家长和社会非常满意。

三、提升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为了加强全市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农村中小学公开招聘体音美教师每年定期搞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四、建章立制

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是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近几年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

一是坚持并完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强化中招升学体育考试导向作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而全面发展。我市从1981年开始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至今已30多年,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城市,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近年来针对体育考试工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促进学生积极锻炼的效果还不够明显等问题,对体育考试内容、标准和方法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

二是坚持并完善综合评价机制。组织人员研制和编写出《学生体质健康成长评价手册》和软件评价管理系统,全面记录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结果,并从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常见病、合作意识和心理等方面,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同时开出运动处方和医疗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市从2009年开始实行学生体质健康结果通报制度,内容包括:中招体育考试成绩排名通报;学生体检结果排名通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排名通报。

三是坚持并完善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制度。为了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根据省教育厅重点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文件要求,我市多年来坚持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特色教育的不断形成,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重点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比例,由原来只招收体育特长生,扩大到招收体育和艺术特长生,比例由招生总人数的1%增加到2%。

四是坚持上午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下午进行班集体长跑活动制度。从首次提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到国家实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我们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升到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层面,列入学校课程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在继承传统课间操及课间体育活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实践中遵循教育性、科学性、目的性、针对性、群体性、效益性、创新与特色等原则。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规定与创编相结合。注重多样化、实效性。我市作为全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集体竞赛项目”“校园集体舞”等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而且促进了体育特色教育学校的创建

五是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制度,强化教学常规,保证教学质量。集备、听课、说课、评课是教学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研训部门和学校集备、听课、说课、评课的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我市建立了集备、听课、说课、评课制度。每月市(县)区教研员组织一次大集备,每周学校组织一次小集备,要求教研员每学年听课不少于80节,学校领导不少于20节,体育教师不少于40节,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六是坚持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提高。我市建立了市每三年、县区每二年、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学生体育艺术节,班级每学期一次汇操比赛制度,通过综合性的比赛拉动基层学校体育艺术竞赛活动,这项制度已经坚持10年。除此之外,市、县区教育局每年都要举办学生篮球、排球、足球、长跑、健美操、特色操、踢跳项目等比赛,这些竞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提高,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

七是坚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我们采取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每年学生体检时一并进行的办法,这样做既确保了测试质量,也解决了体育教师占用大量体育课时间搞测试的问题。市教育局每年都要组织由研训员、骨干体育教师、保健教师参加的验收组,对各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进行抽样验收,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形成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为今后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表彰优秀学校。

八是坚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评估制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市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对各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进行全面专项督导检查,将学生健康指标达标情况做为督导检要内容,也就是说县区与市指标比较、学校与市指标比较,低于市指标要扣分。每年市政府在体育卫生工作上给县区政府下达一定指标,并签发责任状,定期检查以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

五、创新活动

(一)开展班集体长跑等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

增强学生体质,首选项目是长跑,为此,市教育局印发了《营口市开展中小学班集体长跑活动的通知》[营教发(2008)89号],要求各学校各班级每天要坚持班集体长跑活动,并把它纳入考核学校和班级的一项指标。要求县区教育局每年要举行一次班集体长跑比赛,表奖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此基础上还将班集体长跑纳入中招升学体育考试之中。

(二)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及品牌学校

我市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提高“2+1项目”的达标率是我市近几年工作重点之一。近些年,我市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先后下发4个文件推动和规范此项活动,并印发了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手册,供学校、教师工作中使用。这项工作经过了全面铺开、形成特色、创建品牌团队三个阶段。目前已经确定13个营口市首批少年儿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乓乒球、合唱团、民乐团、交响乐团8个项目品牌代表队。

(三)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体系

依据对课程的理解和当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学生身心特点,将课内外、校内外,在学校组织管理、教师指导下的一切体育活动,统称之为课堂体育、校园体育、生态体育和社区体育。

2.改革体育教材,实现竞技运动项目体育教材化

所谓竞技运动项目体育教材化,就是使体育教材在投入教学前,不能按竞技运动项目规范的比赛技术动作和统一的规则去教学,而要根据每个具体教学过程进行再加工和改造。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实现竞技运动项目体育教材化的九种方法是可行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完成了二十多个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

3.编著出版了体育与健康实验教材

针对传统教材的竞技化、成人化,改革了场地器材,简化了技术,创新了教材的学习锻炼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是新编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在实现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特别是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格式详略得当,形式新颖多样,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层次分明,架框内容的文字表述更科学准确,内容顺序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更多地是考虑学生的需要,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动学习与锻炼的新理念。增加的栏目,如“课外作业”,保证了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了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带动了全民健身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增长了教学经验,保证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校本课程研究以特色项目为核心,以实现体育艺术“2+1项目”为目标,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落脚点,全面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同年级合班分组教学,学生围绕学校确定特色项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2—3个项目,学校根据学生自选项目采取同年级合班分组教学,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内容外,用大量的时间来集中学习自选内容,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有利于体育艺术“2+1项目”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在探索中我们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了90分钟“双课”和45分钟“单课”结合,单课一般安排在上午,双课安排在下午。实践证明,学生在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上效果显著,课堂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了,体育教学生机活力初步显现出来了。

上一篇:河南省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学生体育无小事方法创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