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语言特性

时间:2022-02-24 05:30:31

体育教师的语言特性

摘要: 体育教师的用语不单纯是口头语言,它包括声音、肢体和哨音。我们在合理运用这些语言进行教学之前,必须搞清楚它们的特性,有针对性地使用,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表达能力,使体育课充满活力,情趣盎然。

关键词: 体育教学语言分类特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当今社会,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教师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有人认为语言艺术是文化课的事,与体育课无关,这是一种认知的误区,体育教学中的所有方法都离不开语言,而这种教学语言不仅仅是声音,还包含肢体、口哨等多种形式,并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启发性、鼓励性、赞美性、趣味性等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语言是体育教师进行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

1.体育教学语言的分类

1.1声音语言

声音语言包括教师的讲解、口令、提示等,是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一般而言,体育教学不宜长篇大论,而应简明扼要,点出重难点。教师通常是几句要领、一声口令、一字提示,就可以正确地传授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也是体育教师教学时运用较多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形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动作示范必不可少,而模仿练习最为直观,最容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一个优美的姿态,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当然教师在示范动作时,不宜模仿错误动作,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1.3口哨语言

口哨语言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口哨就是体育教师的教鞭。它的特点是明亮、干脆。体育课的教室就是操场,空间很大,语言可能听不见,动作可能看不清,而哨音却能传递得很远。教师使用好这个教鞭,可以大大减轻教学负担,更何况,体育比赛本就离不开哨子。

2.体育教学语言的特点

2.1激励性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科学、恰当、富有情感的期待性激励语言去鼓励学生,评价学生。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而且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教育学中的“暗含期待效应”,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作出积极的响应,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所以教师的声音应爽朗活泼,哨音应明亮干脆,动作应优美潇洒,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语言更应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2.2简洁性

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都离不开动作要领的讲解,而要实现体育课的精讲多练,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纯度和精度,避免冗长反复。教师要经常使用口诀或要点进行提示,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琢磨。例如,我们在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这个技术时,可以用上这么一段口诀:“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领切莫忘,蹬伸屈拨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这就像一首打油诗,既朗朗上口,又明白易懂。

2.3针对性

学生的能力、志趣、性格等方面均有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用不同方法或循循善诱,或直截了当,或引而不发。例如,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男女生的技术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即使是男生间,学生也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掌握度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透彻了解学生,注意发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千人一面,生搬硬套。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男女生之间都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2.4空间性

体育课的教室就是操场,地域广、空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声音洪亮,咬字清晰,张弛有度,再配以相应的哨音,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迅速指挥调度队伍和组织教学的作用。

2.5果断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双边活动的主导者,在指挥学生开始或停止练习,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时,语言必须果断,使学生做到令行禁止。教师的指挥语言要有相当的权威,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不能模棱两可、优柔寡断。何况体育课场地特殊,器材种类繁多,危险性也很大,一旦有学生不听从指挥,很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组织管理,而果断的语言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工具。

2.6趣味性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这其中,教材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对于像田径中短跑、长跑、铅球等项目,教学手段再怎么创新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练习。这时,体育教师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句幽默的话语,一阵欢快的哨音,一次优美的动作示范,都可以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应对枯燥的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7客观性

无论是临近结束的总结,还是练习过程中的错误纠正,教师语言都要客观概括、实事求是、褒贬分明,对正确的东西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东西加以纠正,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快地掌握这项动作技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的语言经过历代体育教学工作者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已经优化为精炼的教学语言。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他们接受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掌握好体育语言的特性,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运用课堂语言技巧,就一定能把一堂看似枯燥的体育课搞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

上一篇:试析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下一篇:体育实践教学中渗透德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