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时间:2022-02-24 04:03:58

浅谈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摘要:板书是一种使思维视觉化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板书设计是教师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精炼、系统、新颖和美观的板书设计不仅是教学艺术的享受,更会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板书设计教学效果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和图表等形式,在黑(白)板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使思维视觉化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做好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策略选择及教学评价标准确立等教学设计外,还要精心做好板书设计。精炼、系统、新颖和美观的板书设计不仅是教学艺术的享受,更会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说认真备课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那么精心设计板书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板书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以其不可替代性历来被重视并广泛运用。尽管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教学信息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日益普及,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板书仍是必不可少的,且不会被其它方式所取代。即使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多媒体,虽然它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呈现的图像转瞬即过、不便于学生记录和记忆,也很难完全取代板书。这是由于板书具有如下作用。

1. 板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教学是口

头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三者的有机结合,授课过程中尤以口头语言为主,板书和体态语言为辅。但在课后,学生在复习和巩固知识时,又以课上记下的笔记(主要是教师的板书)为主,回忆教师讲课时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为辅,且这个内容可以反复看,增强记忆效果。我们还知道,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实现的。实验表明,人脑接收的外界信息,83%以上来自眼睛,同样内容看一遍比听一遍的信息接受量要大1.66倍。由此可见,学生接受和感知信息的两条主要渠道中,看比听更重要。并且,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看着教师在黑(白)板上写的过程比看多媒体显示的过程对知识的感知更深刻、记忆得更持久。学生课上看到和听到的,课下看到和想到的,对学生接受知识、记忆知识和掌握知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2.板书凝炼教师教学的精华,承载着高浓度信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向学生输出多少信息量,学生能接受多少信息量,这是评价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依据课程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将自己的学识进行“整合”、“浓缩” 、“提炼”,形成板书设计。为此,我们常说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和“精炼”的教学艺术。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炼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精炼的板书设计,可以对授课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板书能直观反映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性。课堂上教师板书的过程,是随着教学活动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不断深入而展开的,它能直观地反映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呈现出的板书能清晰地显示本课知识介绍的脉络及其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真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准关键点的教学目标。精美的板书应当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以简驭繁。从而,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板书设计中的“四性”

板书的设计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的技巧和效果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的反映。要想提高这方面能力,一是要勤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二是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观摩,三是要多多实践、反思、总结。尽管由于学科不同、教材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要想做出精美的板书设计,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浓缩”、“提炼”等处理外,还要注意以下“四性”。

1.精炼性

板书要简洁、准确、艺术地表达教学内容,越精炼越好。精炼的内容是板书的特点和要求。这不光是课上时间和版面所限,更是由于板书的特质所决定的。追求板书精炼的过程就是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不断概括、提炼的过程。精炼的主要功夫在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它是教师基本功的充分体现,是通过对知识内容的高度提炼和字词句的高度概括来实现的。但在追求精炼的同时要注意概括准确、用词恰当、通俗易懂,避免产生画虎类犬的错觉。

2. 系统性

教学内容是连贯的,板书展现的教学内容要精而不断、连而不繁。系统的板书能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呼应、演绎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认识。版面设计要注意多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这是个时空方面的问题,要注意把密切相关的部分靠近书写,即用空间形式的上的接近,反映内容本质的联系;版面在时间上先后出现的内容之间有关联,有些关系密切的内容,因为某种原因,要到后面才能讲到,为此要在前面预先给它留出空位,以便到时候再去,预留部分的位置要留的合适,以不妨碍下面的板书为宜。

3.新颖性

新颖、别致的板书布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进课堂教学效果。颜色鲜艳、样式变化的板书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克服视觉疲劳,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心理学中注意原理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板书时在视觉效果上多下功夫,除了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变化的字体、字号来强调重点内容外,还要多运用线条符号、方框图、树枝图和图表等形式。力争做到色彩活泼、图文并茂、有条有理、文句精炼。避免整版面大篇幅地文字罗列、颜色单调、布局呆板,甚至是一塌糊涂的板书。

4.美观性

板书设计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讲求美观性的。板书设计要在精炼、系统和新颖的基础上,追求整体上的美观性,也就是板书不但要“中用”,而且还要“中看”。字迹俊秀、条理清晰、排列有序、图文并茂的板书会给人以美感,使人在视觉上感到舒适、愉悦,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注视着黑(白)板,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走,将学生带入神圣的知识殿堂;反之,字写得不清楚、字形拙劣、写错别字、板面不洁、纵横排列歪斜、画圆不圆、画线不直等,使学生生厌,不愿看,就更谈不上学习了。这两种情况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写一手好字、画一笔好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绝招。

总之,板书设计是每位教师必须要做的一门学问,又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艺术。教师除具备流利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有高超的板书语言能力,应当重视板书设计的研究和交流,开展相应的现场观摩等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板书设计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析体系认证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村官”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