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青花的价值探讨

时间:2022-02-24 03:13:54

民间青花的价值探讨

民间青花是民间作坊、民间窑工生产的青花。民间青花施用于广大普通民众,基于人民大众生活的直接需要而广为流传。它的工艺特点、艺术风格、生产方式、销售对象等,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因素、内容和价值。其清新的格调、淳朴的艺术风格,显示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民间青花的艺术价值

1 艺术技法

民间青花的艺术表现手法,既吸收了中国民间图案的特点,又融入了中国绘画的技法,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以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不重细节、注重大势,不重形似而求神似,质朴、简练,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格。

民间青花的主要用笔是线的表现,用线条概括物象的形神关系。通过线的变化,来表现事物形象的量感和质感。以线条的刚与柔、动与静的运用,产生率真奔放或宁静优雅的美感。而且用笔自然潇洒、毫不拘束,像书法一样,通过快慢轻重和顿挫转折进行变化。并常常根据工艺性能的需要,结合运用了许多装饰手法如釉中青花、青花斗彩等(图1)。

2 艺术美感

美的东西是人们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因为它能给人们以愉快、欢乐和希望。而民间青花正是以它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向人们展示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情趣的美感。

民间青花没有艺术理论的拘束,没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而是民间艺人发自内心真诚的情感流露。从那洒脱的线条、简练的构图、生动的形象中能体会到民间青花艺术的率真之美。如图2婴戏图就是这种率真美的很好体现。民间青花出自民间艺人真诚、质朴的心理,给予人强烈的审美感。

民间青花的青白关系体现出空间美感,在大面积的白底上画少而精的青色形象,突出一个“疏”字,充分发挥了以白衬青的作用。布白、透白、留白、衬白的方式,显得形象更加简练分明,给人以清新自然的色彩感觉。

3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主要来源于生活,表现一些大自然的物象,同时吸取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不断创新,用笔自然洒脱,使表现对象形神兼备,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不仅要求意境情趣,而且对形象的意态特征进行整体把握。

民间艺人从自己纯真、质朴的内心出发,用饱蘸料水的笔随意洒脱地运用于陶瓷坯体上,有如写意国画的纸墨相发,产生特有的肌理韵味。其轻重虚实、曲直刚柔均根据画意大胆勾勒,在随意的用笔中自然展现着线条的活泼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他们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如图3的山水小景,寥寥几笔中,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简练中见丰富、朴拙中显灵巧的艺术风格。其青蓝的色料和白中泛青的釉色组合,构成统一的色调,形成青花的独特装饰体系。

二、民间青花的文化价值

1 生活价值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可以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民间文化是影响民族感情、民族气质和民族审美意识的重要元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于人们的生活中。民间青花作为大众百姓日常使用的器具,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装饰题材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审美情趣。民间青花艺人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吸取装饰的题材与形象,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民间青花的作者大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大批量地生产,但由于坯胎和青花料的工艺制约,要加快绘画速度自然必须草化线条,简括形象,有的进行了夸张、变形。同时因为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生活劳作的艰辛,为宣泄一种苦闷情绪,他们寄情于游山玩水,听泉下棋。有的在临江垂钓中忘去疲劳,有的逗孩子来开心。如图4的山水人物图,民间青花中出现了许多描绘这些生活实景的画面,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给人轻松愉悦的美感。

2 社会价值

民间青花最大的特点是符合平民百姓的审美需求及工艺制作,同时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社会化。它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贯穿其中,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征,把民间青花艺术伸向广泛的现实生活,分析、概括、提炼成一幅幅反映社会风俗、民间传说的山水、花鸟、文字及吉祥图案。通过这些画面在器物上的集中展示,从而构成了民间青花的独特风格。如图5福寿康宁罐,“福”、“禄”、“寿”、“喜”,原本是书法作品,但经过民间制瓷艺人巧妙的构思,将其纳入了青花瓷装饰之中,并使其变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

民间青花瓷的图案装饰还具有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轨迹。儒、佛、道三家思想对华夏民族素养、文化心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便是把人与自然共融合并的一种整体观念,于是人们赋予花、鸟、虫、鱼的吉祥寓意和丰富的拟人情感,正是体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相补充的,儒、道、佛三家也常常合流出现。如图6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就表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在儒、佛、道三家思想中的徘徊,而归于山林隐逸的这一特点。道家强调想象,体悟与吉祥图形的象征寓意也不无关系。

3 心理价值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决定的。”民间青花中可以发现中国民众祈求吉祥心理的表达,这是中国民间特有的文化内涵。“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趋吉避凶、寓意吉祥、希冀幸福,已经成为民间陶瓷艺术的文化主题。

与官窑陶瓷相比,民间陶瓷除了自然、朴素和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还表现在装饰上,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比官窑器多得多。游鱼图案象征富足有余;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松鹤象征延年长寿;鸳鸯象征成双喜庆;鹿象征官禄;蝙蝠象征幸福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式与发展,除了潜在传统意识外,其本身发展的内趋力,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由民族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一种象征物在不断地运用过程中,又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民间青花的实用性、多样性,从而促成了装饰题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青花瓷是民间艺人经过历史的传承,并不断创造的产物,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与人民大众的普通情感紧密相连。

三、民间青花现代设计价值

1 民间青花的发展趋势

民间青花这一民族传统艺术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官窑青花相比,民间青花普遍胎质较粗、造型简单、装饰不细,加上数量多、价格便宜,故民间青花长期以来不为人们重视,鉴藏家们推崇的是做工精细的官窑青花,博物馆展出的也多是官窑瓷器。直到20世纪后期,民间青花在中国才日益受到现代艺术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图7),关于民间青花的研究也才日渐增多。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民间青花艺术是一个值得深入发掘、充分利用的民间艺术宝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青花瓷的功能效用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青花的内涵与外延都开始发生改变,从“民族化”“高雅化”开始向“世俗化”“装饰化”转化。在现代青花的范畴里,民间青花的绘画风格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现代青花在保持历史上民间青花质朴、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前提下,通过材质、工艺的变革和艺术的更新,把装饰在日用瓷上以满足人们实用为主,发展成装饰在艺术陈设瓷上的现代民间青花艺术,可以满足人们收藏、鉴赏的需要,使它适应现代人更新更高的物质和精神功能的需要。

民间青花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丰富而充足的物质世界,而且塑造了一个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精神世界。经历时间长河的冲刷,却毫不褪色,反而以其东方神韵之美,显现出薪火相传的魅力。现代民间青花从传统民间青花上发展、蜕变而来(图8),在继承传统民间青花的简练、质朴、率真、洒脱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手法,达到了现实与传统的对话,将传统与现代的事物融合一体,开创了民间青花的新局面。

2 民间青花的现代设计价值

青花瓷从14世纪生产到现在已经有约七百年的历史,由一个新生的、不起眼的一般瓷器品种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以来的主流产品,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器具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物美价廉,特别是它的艺术审美特点能够适应和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现代,我国多以青花瓷作为国家大庆宴会、接待外国元首和驻外使馆实用的器皿。由于我国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青花瓷已为我国驻外一百多个使馆使用,青花瓷在我国外交上已成为国家级的用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青花的艺术价值与意义正在被重新唤起,并逐步为一些国内外的现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关注并在实践中所借鉴(图9)。返璞归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特点,而民间青花就具有率真、质朴的本性,所以从民间青花中寻求灵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现代许多陶艺家常采用民间青花这种特有的民族化语言,逐渐从室内的装饰小件器物及日用器皿,走出到更大发展空间的室外去,这种介入到“公共空间”领域的新艺术形式也是传统青花瓷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它的价值空间与实用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延伸,也创造了民间青花艺术的更大社会价值。

通过以上对民间青花的特征和发展的探讨,可以知道民间青花瓷器,无论内容、艺术形式、笔墨技法以及功能上都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习俗以及艺术的智慧和创造性,有着特殊的审美特征。随着人们对民间青花瓷价值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并展示着民间艺术的底蕴。在继承传统艺术的文化精神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显示着融入生活气息和文化情趣的现代民间艺术的价值。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和继承这笔传统艺术精华。同时,不断地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认清时代艺术前进的方向,深深地扎根于民族艺术的土壤里,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又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来。

(责编:雨岚)

上一篇:玉与玉冲牙(上) 下一篇:甘园瓷话·淡描匀染 澄明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