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导入CI设计的价值

时间:2022-02-24 02:20:31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导入CI设计的价值

摘要:CI又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fy System 的缩写,直译为企业识别系统,简称为CI战略,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

关键词:校园文化;CI设计

在资讯发达、市场化程度超高的今天,学校以一种具备一定经营理念的规范化的整体形象出现,将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如此显著且火热发展的核心原因。展望21世纪,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将教育置于一定社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着眼于有利于促使人健康发展的社会教育氛围,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一种趋势。本意为“企业识别系统”的CI已非企业的专利。学校、医院、媒体、区域、社团、城市等等,都在纷纷引进开发CI,用之于组织形象和组织文化建设,再度证明CI与文化力、形象力培育的密切相关。当然,学校和企业毕竟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企业一般是生产产品的,学校则是培养人的场所,所以学校导入CI一定要根据学校和教育的特点,不能一味地盲从于企业的CI理念和做法。更为重要的是,导入CI更多是学校文化构建的一种理念、一种方法,它需要的是实践、是落实,如何通过CI使学校的理念真正成为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关键。

一、运用CI形象传播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CI形象传播就是通过统一整体的传播系统将组织文化外化为组织形象的过程。CI形象传播不仅可用于企业,并可用于一切组织,包括国家、城市、社区、学校等其他组织在内。它也由三部分组成:1.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它是CI的灵魂和核心,因此人们又形象地称它是组织的“心”。包括组织的目标、哲学、精神、作风、道德和宗旨等。2.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是指在组织理念统帅下的员工行为和制度,是组织理念的主要载体,人们通常又叫它为组织的“手”。它一般包括组织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组织习俗习惯和表现的行为活动。3.视觉识别(Vision Identity),简称VI,是指组织独特的通过视觉起作用的要素总和。包括组织的名称、标志、标准色、建筑物风格、自然环境的营造等视觉因素。是理念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人们一般也叫它做组织的“面”。比较CI传播与校园文化的涵义不难发现,二者在内容上是重叠的,并呈现出一一对称关系。所不同的是CI传播的内容要比校园文化的内容更集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华部分,这为我校运用CI形象传播理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CI设计塑造学校形象

学校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学校职工对学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也是学校的表现和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这种印象和评价是公众综合认识的结果。CI是传达、塑造学校形象的工具与手段。前者存在于受众的意识当中,而后者是施者的手段和方法。再次,构成要素不同。学校形象要素体现于学生成材率、学校环境形象、职工形象、领导形象、学校公共关系形象、社会形象、总体形象之中,也就是说学校形象是由上述形象要素组成的。学校识别系统要素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构成,显然比学校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构成。既然CI是“传达”“塑造”学校形象的工具与手段。那么,为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好CI这一手段,我们必须在传达和塑造这两方面做好功夫。一个学校的品牌在社会大众、消费者心目中有多大份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校的知名度。一个学校知名度高,它的办学理念就易被认可,就有可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在CI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传达”的效能,正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它通过一系列同一化、整体化、全方位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运用,反复植入,在社会公众中造成强烈印象。这正是透过内外部综合性的经营努力和视觉系统的整合,以达到社会公众对学校产生良好的印象和认知。以便使环绕学校的经营环境转变为有利于该学校的经营条件,最终导致该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取得更好的效益。从上述直接目的看,CI的作用“传达”发挥了广告效能作用,所以就这点而言,CI与广告成为一码事。CI是塑造学校形象最为快速、最为便捷的方式和手段。但它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形象手段,更不是学校经营本身。CI侧重学校的传播。与营销、公关、广告相比,CI更具有系统性、整体性。

三、CI设计的原则

1.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把优秀文化与教育的客观规律相结合,从教育系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吸收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创建有管理特色的文化。同时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师生积极参与的自觉行动。

2.以学习型为导向,建设务实创新、团结协调的团队

要坚持教育创新,通过建立读书计划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理论成果转化实践。要通过强调群策群力,强调团队的共同学习。努力消灭专业的理论盲点。通过换位思考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沟通,重视个体在群体中的影响,实现集体创新与个体创新互动。要在组织文化上使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职业操守上与组织趋同,在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自觉管理。要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团队情感环境,使得学生能真正形成务实创新、团结协调的团队。

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导入CI意义及内容的介绍,提示我们要塑造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导入CI战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塑造高校整体形象,扩大影响力。由此所折射出的校园文化将具有时代的特征,使人们在其中创造性地工作、充实地生活、愉快地交往,相互感染,很自然地形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准则,进而发挥出难以想象的集体协作的强大力量。“科教兴国”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坚信现代化的教育强国理念一定会通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我们也有责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尽我们的些许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贺懋华.CI策划实践[M].科学出版社.1 997

[2]万敏.城市CI.城市规划,2001(10).72-74.

[3]《中小学整体改革简报(总第89期)》,中国教育学会

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2006年6月

上一篇:论吴昌硕画作与石鼓文书法之渊源 下一篇:浅谈会展行业展示设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