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2-23 01:26:40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跨度、大规模、高层化建筑工程施工的不断增多,不良地基土的处理与加固技术逐渐被人们重视,它的施工质量高低直接决定整体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关系到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从不良地基土的内涵与特点入手,简单阐述了相关处理和加固工艺。

[关键词]不良地基土;处理;加固;高层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099-01

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也关乎建筑物功能与寿命,更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旦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整个建筑结构质量必然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一定要在工程施工中做好地基处理施工,但很多工程在施工中都或多或少的面临不良地基土,在施工中该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今业界研究重点,我们这里也有必要对不良地基土的处理与加固方法进行分析。

一、不良地基土概述

地基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但我国目前地基工程施工技术中很多土质都无法达到实际工程标准需求,这些不良土壤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必然给工程带来众多不利影响,同时给工程结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不良地图的内涵与特点。

1、不良地基土内涵

所谓的不良地基土主要指那些稳定性不高、含水率高、空隙大、压缩性强、承载力差的土质,这些土质在地基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软塑、流塑状态,甚至是出现滑移、塌方等现象,给工程后续工程的开展带来威胁。

2、不良地基土特点

就当前工程施工建设中常见的不良地基土分析,其常见特征主要表现在压缩性强、渗透性差和灵敏度高的特征。

2.1压缩性

根据过去工程施工实践得出,不良地基土在施工中表现出含水率比一般的土壤高,同时土壤中的空隙也相对较大,因此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很容易产生承载力变化,甚至出现沉降、坍塌、滑移的现象,这样也会是建筑物自身安全性、稳定性出现不利影响,给建筑后续工程施工造成威胁。

2.2渗透性差

通常情况下,不良地基土的渗透性极差,而且这种土质的整体性、粘结度以及固态性不佳,通常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固结,这给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甚至给工程施工进度和效益构成影响。

2.3灵敏度高

灵敏度高是不良地基土很突出的一个特征,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因为过去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轻、结构并不复杂而被人们有选择的忽视。但在近几年,随着国内各地工程事故的不断发生,人们越来越关注不良地基土的研究,并对各种特征和特点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也让不良地基土的灵敏度备受人们关注。这一特点的存在让不良地基土在外界干扰下出现滑移,使得结构安全性、整体性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保证建筑结构整体质量了。

二、不良地基土的有关危害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所存在的危害分析势在必行,同时它也是合理处理不良地基土的主要途径。在目前工程施工中,因为不良地基土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就这些问题分析,首先不良地基土在施工中会降低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地基的强度也会大大降低,如果这个时候地基要想承担高压建筑物,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对地基进行处理,一旦处理不到位必然会造成结构整体质量威胁,甚至造成建筑物倒塌。其次,这种土质在施工中还会产生大幅度滑移和沉降,这种地基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这种现象其主要是受到地震、建筑荷载、外界积压而产生地基失衡状态,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建筑物损坏,如果施工中不及时、科学的采取相关处理和预防措施,必然会危及结构安全,甚至给施工人员和用户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最后不良地基土在施工中得不到有效处理还会影响建筑结构变形,由于不良地基土本身的膨胀系数高,在施工中会出现一些变形,甚至还会给建筑结构变形推波助澜,给工程施工进度和效益都构成一定的影响。

三、常见的不良地基土处理、加固方法

针对上述几种不良地基土的处理与加固方法,经过多年的施工技术发展,已经基本上能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来完成对其的加固处理。在施工中,一般常用到的不良地基土的加固处理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

1、置换法

(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3)夯(挤)置换法。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2、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3)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3、压实与夯实法

⑴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⑵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⑶强夯。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四、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华,若所在的施工现场的土质为不良地基土,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地基加固处理,以此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本文所论述的几种不良地基土以及其加固处理方法只是建筑工程中遇到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不良地基土的种类,都需要采取其他有利的措施来进行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彬.不良地基造技术及人工挖孔桩在工民建施工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3(07).

[2] 杨建伟.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J].现代装饰(理论).2012(06).

[3] 崔江.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上一篇:针对变压器铁心制造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论原油管道固定墩导向支架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