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与运动疗法

时间:2022-02-22 02:11:17

2型糖尿病与运动疗法

糖尿病运动疗法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进行的运动锻炼,是糖尿病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国家之一。隋朝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说,消渴症病人应该"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到18世纪中叶,外国的医学家也主张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并把运动疗法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三大法宝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比较容易控制,被认为是运动疗法的主要适应症。

一、2型糖尿病

(一)2型糖尿病的定义与特征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相关、以高血糖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以胰岛素绝对缺乏为主的1型糖尿病以及以胰岛素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2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这种疾病的一般特征是:发病人群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与肥胖、缺乏运动和遗传高度相关,并伴有葡萄糖耐量不良、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藏,三多症状不明显,且较少出现酮症。

(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并非由单一的病理生理机制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般认为,胰岛素抵抗、%[细胞分泌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两种因素在不同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在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之前,为了维持血糖平稳,胰岛%[细胞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进行代偿,一旦代偿性的胰岛素分泌不能与胰岛素抵抗相抗衡,血糖就会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二、运动与2型糖尿病

(一) 运动疗法的作用

1、运动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

由于运动能提高肌细胞膜内糖原合成酶和氧化代谢酶的活性,使肌糖原的储存能力和氧化代谢能力增强,所以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Boule等通过14项临床试验meta分析发现,50%~60%最大摄氧量(VO2max)的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0.66%。

2、运动减低血脂,减轻体重

体育锻炼可增加糖尿病病人对血脂的利用。有实验表明,实施60%VO2max,每周3次,每次1小时,共6个月的运动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明显下降。同时,长期而适当的运动能提高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达到减肥的目的。

3、运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能增加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从而增加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周3次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持续2个月后,其胰岛素敏感性提高46%。

4、运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运动时循环和呼吸功能增强,血流加快,对糖尿病心肺并发症起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对37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8年跟踪调查后发现,日常生活中运动量大的患者得心血管病的机率较低。血液中%[2-微球蛋白与运动前及非运动组相比有显著下降,表明运动疗法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1]。

5、提高机体适应性,增加生活乐趣

国外有学者将不爱活动的老年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0年的监控体育锻炼,结果发现,在机体适应性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Di Loretot等的研究显示,运动能消除紧张情绪,增加生活乐趣。

(二)运动疗法的内容

1、运动项目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通常选择感兴趣的、简单方便可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氧健身操、医疗体操、太极拳等;适当的娱乐性球类活动,如门球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选择上述运动,但运动强度应适当降低。

2、运动时间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与饮食、药物治疗相协调、配合。一般主张餐后一小时运动为宜,因为餐后可避免低血糖。加上餐前已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能阻止肝糖原分解,并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在下列时间暂勿运动,以免低血糖反应。①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发挥最大效应的时间。②血糖为6.0mmol/L或低于此值。但可在进食15.0~30.0g碳水化合物后进行运动。

3、运动强度

医疗体育实际工作中心率是最常用的强度指标。在靶心率范围内做运动效果最理想,危险最小,即运动时的心率为极限心率的60%~80%。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糖尿病患者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达到40%~60%的最大耗氧量,或是60%~90%的最大心率祝?20-年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应略低于此标准[3]。

4、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因人而异,要求持之以恒。有资料表明终止运动3天,已获得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随之消失,故运动频率以3~5d/周为宜,如果能坚持1次/d最为理想。

(三)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首先,运动前应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经医生允许后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其次,应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再次,应从小运动量开始并逐步增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尿糖的改变,不断调整运动方案。另外,运动治疗必须与饮食、药物治疗相结合。最后,运动疗法必须持之以恒。

三、结语

国内外研究已证明了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有许多不足,如:(1)由于群众认识不够深入,使得运动疗法的开展不够乐观。(2)处方实施受多因素影响,而现行的运动处方没顾及到每天工作和家务等事情的量不同,致使运动处方不贴近实际生活。(3)监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医务人员每天管理和指导,以及尚没有携带方便、准确性好的专门用于糖尿病患者每天测量运动量的仪器设备等。在了解以上不足的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首先,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通过电视、广播、书籍等途径进行宣传。其次,建立个性化的运动疗法,研发先进的管理软件和适合患者测量运动量的设备。再次,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进行药物、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探索一套适用性广、容易掌握和实施的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宋恩峰,向建武,贾汝汉,等.运动锻炼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脂蛋白(a)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

[2]Petrella RJ, Lattanzio CN, Demeray A,et al .Can adoption of regular exercise later in life prevent metabolic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Care 2005,28(3):694-701

[3]吴明方.2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J].现代康复,2001,5(8).

作者简介:张雪(1986.8-),女,汉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研究方向;潘明玲(1982.4-),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研究方向。戴娇娇(1987.8-),女,满族,辽宁盘锦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比较职业教育学研究方向。

上一篇:折叠车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物联网在零售业的应用前景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