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第一”,女儿为什么还难过

时间:2022-02-22 09:00:27

考了“第一”,女儿为什么还难过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

主讲人:在某区教育局工作的段女士

我的女儿今年14岁,在我们区最好的中学上初二。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然而每个学期知道自己的成绩后,她都会毁坏一件家用电器。有时候是因为兴奋过度,有时候是因为难过。

为什么女儿考了第一名还这么生气?因为第一名和第一名并不一样。她第一个学期考的是全区第一名,后两个学期只考了班里第一名,在全区却落到了40多名和60多名。尽管这样的名次考全市最好的高中没有一点问题,但她还是对自己十分不满意,感到没脸见人。她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3天,取消了请同学参加的生日聚会。

看到女儿这样,做妈妈的当然很心疼,但又很欣慰,我为她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而欣慰。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只拿到了成人大专文凭,至今在教育局拿的还是最低的工资,得不到提拔。我希望女儿不要像我和她爸爸一样窝囊,希望她能扬眉吐气、光耀门楣。因此,我对她要求十分严格。

女儿从小在爷爷家长大,上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爷爷接送。爷爷奶奶很宠爱她,什么都由着她的性子来,一回家就把她放在电视机前,有的时候一直看到电视上说“再见”。因此她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反应慢、写作业慢,有些难题和需要动手操作的作业,她不会做就发脾气,一发脾气爷爷就代劳了。所以,她的作业基本全是“优”,但是考试成绩却在中等。由于她上进心强、热心助人,老师让她当了班长。后来,看到她的成绩逐年后退,我把她接回来严格管教。

由于从小没有和我生活在一起,女儿有点怕我,在我面前不敢说不敢动,一受委屈就给爷爷打电话,要回爷爷家。我把她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天一放学就让她回家写作业,双休日还给她报了各种课外同步辅导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终于考上了重点中学。

但是我清楚,她只是靠用功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稍微一松懈成绩就会掉下来。我说:“重点中学里都是好学生,你这么笨,说不定哪天就成了最后一名,到时候我看你的脸往哪儿放!我在教育局也抬不起头来!你能不能给我争个第一名回来?”我的话刺激了女儿,那个暑假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玩两个月,而是继续让我给她报了初中课程辅导班,提前学了初中数学、物理、英语,我还请了区里统考的出题老师为她辅导。

进了初中后,学校留的作业特别多,而她自己又买了大量的练习题,所以每天晚上根本做不完。于是,她晚饭前后做一部分作业,然后9点睡觉,凌晨4点再起床,做作业到7点再去上学。在课堂上为了驱赶睡意,她就用铅笔扎自己的大腿。终于在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她考了全区第一。那天,当我从教育局内部网站查出了她的成绩后,特别激动,立即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喜讯。她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蹦了起来,踩坏了放在地上的DVD播放机。

从那之后,为了保住这个第一,她更刻苦了。这几年以来,她没有业余爱好,从来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各科书本都被她翻得起了毛边,但是,却没有再考到全区第一。在学习方面,我和女儿想法一致,能争第一就要争第一,可丈夫总是站在对立面,说:“学得差不多就行了,要留点力气在中考、高考的时候加油。现在就透支体力,还没到关键时候就累死了,或者像隔壁梁大姐那样神经了,这辈子不就完了吗?”梁大姐就是因为当年在初三时考试没考好,疯了。

我很害怕自尊心极强的女儿有一天也会精神错乱,但是又一想,不少父母都操心孩子不爱学习,而我的孩子这么喜欢学习,难道还要打击她的积极性吗?

第二节课:实案分析

我们先来分析段女士的女儿为什么会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一般,而进入初中后却考第一,然后再分析,她后来为什么会逐渐落后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家长教育的得失。

1.早期教育缺失影响智力发育,由于文化水平。在学习能力弱的阻碍,许多祖辈并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他们对孩子的宠爱超过了理智的教育,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上,往往由着孩子的性子。这样的后果是,即耽误了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机。使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影响今后学习能力的形成,又使孩子养成任性、暴躁的性格,不能经受错车。在这些方面,爷爷奶奶的做法是不当的。他们由着孩子的性子,让电视机做“保姆”陪伴孩子,还自己代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写作文,都阻碍了孩子的心智发展。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在思维、记忆、学习成绩等方面都会呈现落后的趋势。

2.过度学习造成虚假名次:为了巩固学习成果,适当的过度学习是必要的,它能使知识达到“熟能生巧”,自如运用的程度,但是,段女士的女儿重复学习却超过来 应有的限度,她牺牲休息、睡眠、娱乐、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把全部精力用于死扣书本、重复学习,并且请统考出题老师辅导,这样的来的“第一”是昙花一现的,并不能代表她的真实水平。

3.牺牲健康和业余时间的学习没有后劲:正因为她的“第一”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学习能力。所以后来名次的逐渐落后就不难解释了。设想。如果课外辅导老师不出题了,她的成绩会受到影响:如果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学习科目、学习难度的增加。她早已填满的日程再不能挤出重复学习的时间,她的成绩会下降;如果有些科目需要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她由于无暇读书,成绩会下降;随着学习强度的增加,她早已紧绷的神经像一根长期拉紧的橡皮筋一样松懈或断裂,她的成绩会下降;对于争第一的强烈渴望,使她不能放松坦然面对每一次的考试。她的成绩会随着情绪的起伏大起大落;尤其是长期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发育。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果,消耗精力。是造成学习成绩后退的最大杀手。如果长期如此。我们预测,今后她将连班里的第一名也保不住。

4,家庭教育的得与失:在这个案例中,段女士看到了女儿在隔辈教育中的不利影响,及时把女儿接到自己身边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她根据自己孩子要强,不服输的个性,反向刺激女儿发愤学习,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她把自己未竟的愿望强加在女儿头上,给女儿造成了过多的压力;她对女儿缺少温情,严厉、贬损的语言。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她对学习名次的过分重视,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她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全部填满,是揠苗助长的行为。这样只会使孩子在学习上过早地成为“强弩之末”,失去后劲:她禁止孩子通过课外阅读。课外活动拓展视野,又使孩子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很难应对将来高年级时高强度,多学科的学习。这样的后果是。孩子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而是喜欢“第一”,当以后她再也不能取得满意的名次的时候。最可能突然由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变成厌学的学生,从此破罐子破摔。同时也不排除在争第一

名时强烈的渴望和残酷现实的反差。使孩子出现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

第三节课:父母对策

1,有一颗平常心。所有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潜在愿望,但是事实并不一定与父母的主观愿望成正比。如果一门心思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反而容易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当父母负起自己应负的养育、教育职责后,应放手让孩子自主地成长。对孩子来说,成长比获得第一名更重要,激发和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比延长学习时间更重要。因此在这个案例中,父亲的态度更可取。

2,掌握好分寸。家庭教育是一门分寸感极强的学问。家长爱过了头就可能变成溺爱;过分严厉则可能变味为冷酷、严苛,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同样,孩子自尊心强、重视学习成绩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过了头,就会本末倒置,重分数而轻能力,反倒事与愿违,分数会渐渐下降。

3,鼓励代替贬损。段女士的女儿把分数和名次看得如此重要,恰恰是内心极度不自信的表现,她觉得只有通过分数和名次来表明自己的价值,这与段女士长期以来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有关。当孩子发现,无法再通过名次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时,她的自我价值观会轰然倒塌。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多鼓励,多以正面的语言实事求是地肯定她的优势,让她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坦然面对失利。

4,重视亲情沟通。为了争第一,这个家庭亲子间充满了看不见的“硝烟”,而母女亲情在紧张的“硝烟”中难觅踪迹了。没有亲情的支持,母女俩的内心都是脆弱的,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女儿因为名次而异常的情绪就说明了这一点,它使我们看到了她刚强外表之下的脆弱情感,这与她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亲情、缺乏情感支持有关。因为她认为,父母对她的爱是有条件的,前提是她必须取得好的名次。作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无条件的爱、理解、温暖,通过亲子间的频繁沟通和交流,打破孩子的心理定式。

5,身心健康重于成绩。超负荷的学习,已经使段女士女儿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丢掉“名次”这个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上,保证每天不少于8-9小时的睡眠时间,并拿出部分时间进行正常的休息,放松、阅读、体育锻炼。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才可能应对今后漫长的学习岁月。

上一篇:只有禁欲一条路? 下一篇:女王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