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的秘密》中探寻幼儿教育的真谛

时间:2022-02-22 12:53:53

从《童年的秘密》中探寻幼儿教育的真谛

《童年的秘密》是玛利亚・蒙台梭利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她地描绘了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中所呈现的状态,我们能够从这本书中体会到成年人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提示成人教育幼儿的过程就是充分认识幼儿并且解放幼儿的过程,成人在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教育幼儿。《童年的秘密》对当今的幼儿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幼儿本身就具有无尽的发展潜能,教师的作用就是充分肯定与发掘幼儿的潜能。幼儿是一个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应当保护好幼儿的独立人格,只有真正尊重幼儿,才能真正塑造幼儿。

一、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蒙台梭利指出,在人的一生之中存在两个胚胎期。人类所独有的胚胎期是心理胚胎期,心理胚胎期起始于人的新生儿时期。在新生儿时期,幼儿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处于被动的、无意识的接收状态,成人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因此,“教育”的本质在于推动幼儿的心理成长,而不是智力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幼儿所持有的“潜能”与动物存在的“本能”有本质区别。当动物处于幼崽时期时,我们就能够看到它们长大以后的样子:凶猛的狮子、胆小的麻雀、憨厚的黄牛。幼儿的心灵和动物的本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幼儿的心灵往往让你难以捉摸。幼儿摆脱了存在于动物身上的本能控制,在更大更广的空间中驰骋。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成人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设适宜的发展空间。要想实现幼儿潜能的发展,就应当创设适宜的环境来激励与协助幼儿的潜能转变为现实,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促进,我们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幼儿的心理发展诉求,为其创设一个适宜幼儿潜能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幼儿潜能的无限发展。

蒙台梭利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进行了阐释:在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有若干个特定时期叫做敏感期。在敏感期中,幼儿的心灵萌发了一股神奇的能力,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快速、自然的发展。但是,敏感期只是暂时的,犹如一年之中的节气,如果错失了它,幼儿心理的发展就会滞后,并且这种滞后难以弥补。幼儿在他所处的敏感期中需要学习自我控制与探索他应在这一时期需要掌握的事物。正是幼儿所具有的敏感性使幼儿保持一种特殊的强烈愿望去探求外面的世界。在敏感期中,幼儿学习新生事物,对周围的环境充斥着渴望与热情。幼儿所经历的每一步成功都使他们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只有当敏感期的目标实现之后,他们才会感到疲惫与木讷。蒙台梭利在对幼儿的观察中发现了幼儿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敏感期。身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当利用敏感期,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进行适宜地引导,才能防止教育的“延误时机”与“揠苗助长”的现象发生。

二、创设适宜的幼儿成长环境

蒙台梭利表明,教育是应该能够保障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并且能够顺应幼儿的发展而进行适宜培养的。教育能够使幼儿的自然发展成为现实,从而塑造、培育幼儿的自然特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教育应当遵循两个方式:“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幼儿的成长环境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了自由自在、井然有条、美好而又有安全保障的发展。不仅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教师和幼儿还应当同时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适宜的环境能够营造适宜的教育系统,优良的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妥善成长。从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我们能够深刻地领会到环境在教育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准备的环境”是幼儿的成长道路,幼儿在其自身的成长道路中充分施展他们的潜能。“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与真实社会接触的机会,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成人世界。

在教育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妥善地处理师生关系是实现良好教育的关键。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还应当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幼儿。相对教师而言,在教育的基础时期,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幼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教师通过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就会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协助者,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给予充分的帮助、开导与支撑,在不断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使幼儿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日常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因此,教师为幼儿所提供的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是在对幼儿进行充分地观察与研究之后,能够真正有益于幼儿的活动环境,并且通过教师所创设的环境,实现幼儿的区域活动。为确保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进行,我们在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同时,还应当创设幼儿喜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尽情地探索,教师与幼儿进行良好的合作与互动,让幼儿能够轻松、快乐地成长。

三、用教师的魅力引导幼儿

蒙台梭利的研究表明,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幼儿与成人之间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实,这种矛盾大多是成人引发的。有时候,成人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幼儿与生俱来的特征,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幼儿身上,而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的成人只关注幼儿的外在生理需要,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然而,只有化解了幼儿与成人之间所发生的冲突,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妥善发展,成人需要反省自身的行为并进行适宜的改进。成人需要从自己身上发现其对幼儿所造成的身心发展逆行的不适宜行为。成人只有端正自身的教育态度,才能真正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人父母,不仅要在生理上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照,还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父母应当重审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孩子放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审视,发掘幼儿的潜在能力,用发展的目光去了解幼儿、教育幼儿。为人师表,应当用崭新的目光去认识幼儿,将幼儿从传统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状态,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民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出于对幼儿的信任,是给幼儿带来放松、和谐的氛围,使幼儿能够自然而然地进行自主的活动。对于幼儿所遇到的挫折,教师应当进行不断地反思,从而提供给幼儿适宜的引导与协调。

教师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与妥善分析在教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的幼儿园过于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发展。师范学校开设大量的美术、弹唱、舞蹈等技能课程,以应对幼儿园的招聘考核。幼儿园普遍喜欢招聘性格活泼开朗、能歌善舞、外表漂亮的,过分强调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这样就导致了教师过多地扮演表演者的角色,而忽略了幼儿教师应当具备更重要的品性。实际上,教师需要拥有一种沉静的个性,只有具备谦虚的态度与理智的思维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幼儿、发现幼儿、理解幼儿,这才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教师还应当善于进行自我研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根源上去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完美的。想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并不需要完全抹去自身的缺点,而是要成为一名不断完善内心的人。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地接受指导,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童年的秘密》基于深入研究与普遍认识对幼儿的成长提出宝贵的建议。幼儿的成长应当遵循其本身的自然规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幼儿自己积累生活体验,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养成独立、自信、专注等好习惯,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对于现如今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蒙台梭利所言,要想让一名幼儿快乐地成长与发展,就不应当受到成人过多的压抑,成年人所起的作用不是决定幼儿的发展,而是如何更好地顺应幼儿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当谦卑地低下头,去真正认识幼儿、了解幼儿,让幼儿真正地成为一个独立、健康的个体。

上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优... 下一篇:播下爱的种子 收获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