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爱的种子 收获优秀的孩子

时间:2022-10-18 03:26:57

播下爱的种子 收获优秀的孩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婚率的逐步上升,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逐年增多。我班就有三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着共同点:都是入园前父母离异,目前都由祖父母承担主要的抚养责任。但是由于入园前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孩子们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

一、案例呈现

案例一:

小时候由于妈妈出轨造成父母离异,父亲组织了新的家庭,泽泽现在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有文化,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鼓励孩子和同伴交往,有好东西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老人心态很好,每天乐呵呵的,和孩子妈妈的关系也很融洽,孩子经常跟妈妈出去玩,因此泽泽是个快乐的孩子,喜欢和老师、同伴交流,有礼貌。但是泽泽缺乏安全感,每天离园时爷爷来迟一会他就哭,在幼儿园遇到困难也好哭。

案例二:

源源的父母都是外地人,在源源两岁时由于家庭矛盾妈妈一气之下丢下孩子回了老家,双方矛盾越来越深,最后离异。妈妈不再管孩子的事,不见面也不给孩子打电话。由于父亲工作忙,现在源源由奶奶照顾。奶奶是外地人,年纪又大了,不会说普通话,造成孩子说话口齿不清。在家很活泼,但是在幼儿园不愿和同伴交流玩耍,户外活动时自己玩。吃饭严重挑食,不吃肉、鸡蛋、蔬菜和水果。性格倔强,不爱吃的食物坚决不吃,喂他吃还没吃到嘴里他就开始呕吐,生活自理能力差,小便经常尿到身上,也不愿自己穿鞋提裤子。早操和绘画活动也不愿动手。

案例三:

婷婷的妈妈是智障人士,身体也不好,很小爸爸就离家了,母女俩的生活全靠外公外婆照顾。老人对婷婷父亲充满了怨恨,在婷婷的《成长纪念册》上骂他“是个不仁不义的禽兽,抛下母女俩和别人跑了”。婷婷生活能力较差,小班时几乎每天坐在椅子上、睡在床上大小便,不愿意说话,由于卫生习惯较差,小朋友也不爱跟她玩。外公外婆唯恐孩子受委屈,看到婷婷一个人玩就伤心,还说是家长教唆孩子不跟婷婷玩的;看到孩子们在一起玩有人碰到婷婷又去指责孩子,每天问婷婷:“有没有人欺负你?”结果造成婷婷经常说的话就是“他们欺负我”。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是对婷婷比较宠爱,婷婷经常闹着要买别人有的东西,有时还说是老师让买的。

二、单亲家庭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单亲家庭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性情冷漠孤僻

单亲家庭孩子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与人相处冷漠,缺乏热情,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这说明:多数单亲家庭幼儿都具有闭锁心态,缺乏社交能力。

(二)固执和脆弱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恐惧、悲伤、焦虑、冷漠或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而且很难制止。

(三)缺乏自信心,过度依赖

家庭破裂后,由于忙于工作或组建了新的家庭,孩子大多由祖辈抚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祖辈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在生活上事事包办,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对学习和生活没有兴趣,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同时,这样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皇帝”,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不合群,不懂得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等。

三、对单亲家庭幼儿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单亲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中,核心是关爱,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精神支柱,他们的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因此家庭、学校应以双倍的爱心共同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与家长沟通交流,建立“爱的小家庭”

我采取家访、约谈和电话、短信联系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问题。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光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家庭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多推荐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给家长参考,指导家长从以下方面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1.家长调整好心理情绪,不在孩子的心中培植仇恨

单亲家庭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给儿童充分的、更多的爱护,以补偿孩子失去的爱,使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得以愈合,使他们身心健康。我分别和源源、婷婷的家长谈话,向他们介绍了孩子的在园情况,提醒他们如果把自己对婚姻持有的偏见灌输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感和被抛弃感,给未来的生活投下沉重的阴影。我把泽泽家长的做法推荐给他们,了解“处理好的离婚”比“失去意义的婚姻”也许对孩子更有利。我还找来了源源妈妈的电话,向她介绍孩子情况,请她多和孩子电话交流,并经常通过短信和她沟通孩子的喜好,征求她的意见。我和婷婷的外公约谈,首先肯定了婷婷爸爸做得不对,老人照顾母女俩的辛劳;然后委婉地说:“《成长纪念册》是记录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孩子长大后会看一看,是留给孩子的珍贵礼物。我们要多记一些快乐的、阳光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幸福,更加感激你们对她的培养,长大会报答你们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必不可少的,单亲家庭要努力去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渴望,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2.家长要多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针对单亲家庭孩子性格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引导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是一种良好的矫治方法。家长要特别注意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逢年过节、生日,让孩子到父母家去看望父、母、祖父母,血肉亲情不能割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鼓励他们多与其他同伴交往,学会互相谦让,以培养其积极情绪和优良性格。在和同龄伙伴交往时,家长不要过度保护,正确看待孩子之间的正常冲突,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3.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十分注意自身对孩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征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对待孩子。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心灵受了创伤,往往心情忧郁,而家长应该设法转移他们的消极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或某种特长,如学乐器、学习唱歌、画图或者经常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看看书,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幼儿在生活中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追求的目标,情绪就会乐观,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摆脱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4.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一些单亲家庭觉得孩子没有了父爱或母爱,就觉得孩子特别可怜,对孩子加倍宠爱、溺爱,或者是怜悯。其实这样的态度往往只会产生反作用,只会加重孩子对自己的怜悯,认为生活对他极不公平。这种自怜情绪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损害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因此单亲家庭的家长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家庭的各种情况,正确面对家庭的现实。告诉孩子家里现在少了一个人,你就要和妈妈或爸爸一起来分担家里的责任,照顾家里的人,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也要恰当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

(二)发挥集体的作用,建立“爱的大家庭”。

朝夕相处的同伴、老师,是对单亲家庭孩子实施教育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处在排斥、歧视的集体环境中,只能让他们永远抬不起头,从而更加孤独。反之,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集体环境,则能让他们很自然地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享受赏识进步的快乐。

1.用爱心抚慰创伤

从刚入园了解幼儿情况开始,及时对他们的各个方面给予极大的关照和帮助,用自己的真诚爱心去感化他们,经常地去搂搂、抱抱他们,让他们尽快地接受自己,把老师当成朋友,有心里话愿意和老师说。

2.从生活上照顾他们

婷婷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几乎每天都大小便在身上。老师不嫌脏、不嫌累,及时给她换上干净衣服并把脏衣服洗干净交给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规律,午睡时按时喊醒她小便,每天帮她擦净脸上的鼻涕,洗净小手。源源挑食,老师就把鸡蛋和肉藏在米饭下面喂他吃,等他习惯了口味再鼓励他自己吃。小便时老师陪他去,协助他穿脱裤子,鼓励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年后,两个孩子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在尖峰体验中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尖峰体验是一种自我实现之后内心十分满足的非常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尖峰体验多的人,其成就感高,自信心强;反之,尖峰体验少的人更容易自卑、消极、冷漠。在一些集体活动中,老师把游戏的重要角色交给他们来扮演,只要有一点进步,老师和同伴就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就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现在他们三个人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期待自己有更好的表现,期待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期待小朋友的掌声。平时,老师还提醒一些能力较强、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主动和他们一起玩,使他们感受到同伴的友谊,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认为单亲家庭的幼儿年龄越小越要重视他们心理素质、心理品质的养成,这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因势利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他们燃起心中的明灯,让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从《童年的秘密》中探寻幼儿教育的真谛 下一篇: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对血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