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和培养

时间:2022-04-01 02:39:44

论英语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和培养

摘 要: 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英语素质就越高,就越能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因此,要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感训练 培养方法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位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了很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语言运用时,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原因是该学生的英语语感差。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强化。因此,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英语教学最核心、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任务。培养英语语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也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杠杆和尺度。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英语素质越高,就越能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应该重视培养中学生英语语感,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培养语感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效果不错。

一、注重朗读和背诵

巴金曾说: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也没有学过文艺理论,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道理。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促进语感的培养。许国璋先生的英语根基同样始于启蒙时的朗读和背诵。两位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我曾经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问题“你经常朗读英语课本吗”的回答都是“经常”。由此可见,朗读是很重要的。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在此之前我更注意范读,让学生有美的享受,让他们有欲望主动模仿,表达。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会出来。平时在课堂上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小诗、谚语、绕口令、小韵文等,既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又有助于音调的把握。对于教材中的对话基本都要求学生背出,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很多人认为“疯狂英语”是成功的教学,因为它的学习方法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律。朗读和背诵在于语言吸收上的“潜移默化”,促进语感的形成。

二、注重积累

语感来自于积累。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那么一个立志成才的学生如果只读现有教材是不够的,特别英语又不是作为生活中交际的语言,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积累为基础。英语阅读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要乐读就要求选读,即选择材料(或书籍)的阅读。在选材上要遵循简单原则,坚持从最简单处出发,从简单处学起。建议学习者从简易读物读起,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读物,而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英文原著苦读、死读。简单的东西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就是“自然语言实践”,即通过大量的言语接触,使言语本身的规则在主体大脑中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种言语结构。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用语感引领深层次的学习,改变收效甚微的现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倡的就是这种自然习得。这种输入和接触就是大量阅读。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知识,培养语感。

三、注重实践

语感不能离开浓厚的语言环境而存在,它是在大量的个体语言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悟性的总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它的交际性。通过语言实践――说和写使语感得到验证、强化和修正。首先,培养“说”的能力,鼓励学生敢说。学生进入中学后,心理生理日益成熟,他们在行为上出现了既想表现又不敢表现的矛盾。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为学生创造“说”的良好环境。其次,引导学生会说。如通过可设课前一分钟讲话,让学生读诗歌,讲故事。让学生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说,不怕犯错,不要过多执著说的内容。一旦养成说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组织语言,进而完整通顺地表达自己,语言自然得以体现。最后,提高写的水平。学生只有多练笔,在不断写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词汇的应用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使得语言的运用得到严格训练,从而培养敏锐的语感。平时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要花力气,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加一些课堂小练笔,让学生仿写、续写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大胆运用积累的语言。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加一些课堂小练笔,让学生仿写、续写等。

四、培养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兴趣源自具体情境,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教学,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课堂上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进他们建立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培养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当然,真正学好英语非一日之功。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抓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今后我将把语感训练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上一篇:让作文立意深刻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基于multisim11的数字电子技术虚拟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