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角度看中国文化失语与中国英语的发展

时间:2022-02-20 07:22:38

从词汇角度看中国文化失语与中国英语的发展

摘要:随着四级改革加重对本土文化的考察,我们越来越重视当代大学生英语话中国的能力。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式英语成为英语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关键词:词汇 翻译 中式英语 中国文化失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18-02

1 英语话中国,本土文化日益凸显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出局部调整,其中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将一篇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的140-160字左右的汉语小文章在30分钟内翻译成英文。如在2013.12.14号的四六级考试中翻译是关于中国的茶文化,烹饪,中国结,丝绸之路等。对文化领域的考察,尤其是对本土文化的考查这在四六级考试上是一个新的突破。这也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翻译能力的更高要求中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掌握[1]: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正逐步加大对本土文化的考察,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 中国文化失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学生的口语能力整体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很多同学能够说出很流利的英语,能够进行一般性主题的会话和讨论,且能够对国外的一些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如大家比较熟悉得国外的节日圣诞节,情人节。一些教材上如新视野大学英语也有对文化的专门介绍,如Five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对教育的介绍如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对人物的介绍如Bill Gates, Charles Chaplin 然而,在谈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时,中国学生却屡屡出现[2]“中国文化失语症”。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描述表达我们的文化及社会发展变化。究其原因,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英语词汇,尤其是文化特项词汇及体现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生词汇。Wilkins曾经对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做出过精辟的描述,他说[3]:“没有语法,很多事物无法表达。没有词汇,任何事物都无法表达。”这种“学了外语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民族文化”[4](胡文仲,高一宏,1997)的尴尬局面正逐渐引起英语教学研究者和教育学家们的重视并开始反思英语教学。

3 中国英语成为英语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越来越多,而且这些词汇越来越凸显中国文化及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美国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报告称,英语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究其原因是受到全球化大环境下中国式英语的强烈冲击,不断地创造新词汇,使英语成为世界混合语。主席帕亚克就曾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现在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根据“全球语言监督”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1)这些来自汉语的英文词汇都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的,如 kung fu ―功夫,yin yang―阴阳, kowtow―叩头,tofu―豆腐,mahjong或mah-jong ―麻将,tai chi―太极, feng shui―风水等。(2)有些词汇的含义悄然发生了变化。关系Guanxi,应该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了,可能是英国《卫报》等媒体率先使用。Hongbao(红包)在外媒眼中,红包再也不单纯是过农历新年时收到的Lucky Money了。huanggui()英文媒体对可并不陌生。(3)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的英语词汇表达的出现:蚁族Antizen,就是由蚂蚁(ant)+英文后缀(izen)=异族(Antizen)构成, 用来描述80后大学生低收入聚集的群体。华尔街日报专门使用“dama”(大妈)这个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关注中国大妈不容小觑的黄金购买力。在关注民生建设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building affordable housing,廉租房low rent housing.车牌摇号:license-plate lottery;以房养老house-for-pension scheme;限购property-pirchasing limitations等

4 词汇翻译由意义到音译,即拼音

在文化词汇翻译中,要在透彻理解词汇的原始意义、语境、内涵、用法等要素的基础上确定其词义,要搜寻译语中最合适的对应词或采取其它诸如转换、借用、解释、音译、综合等方法进行妥善处理,为全文的翻译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翻译出的文章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我们常用的英汉互译的翻译方法有音译法、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我们通过国内一些重要的英文版报纸发现,很多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及文化特色词汇越来越倾向于音译,即拼音(Chinese Pinyin)。如饺子,我们较早看到的英文翻译是dumplings or Chinese meat ravioli,汤圆sweet dumplings,粽子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让大家看着英语单词将其翻译成相对应的汉语,大家有时竟然有点捉摸不定。且个别英语单词教长,对中国学生来说较难识记。外国人光看词也很难在头脑中准确的勾画出到底描述是什么。现在我们更倾向于直接采用音译法,即拼音,如饺子ziaoji,汤圆tangyuan,粽子zongzi。尤其是饺子是骄子的谐音,汤圆,团团圆圆,传递了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中国的学生一眼就明白了词汇是什么意思,另一方面外国人也会通过直观的物体对对应的英语词汇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这也更有利于我们的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当然这是一种趋势,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过度。如前段时间报道的关于高考改革,对于高考我们经常会看到两种翻译,一个是gaokao 另一个是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细心一点我们会发现拼音翻译在前且出现频率较高。又如社会上讨论较热的广场舞,guangchangwu/group dancing,户口HouKou/ Chinese hold registration,等。

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音译法这一趋势也充分证明了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葛传先生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特别界定了中国英语[5]:一是中国英语属于客观存在;二是中国英语是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词汇;三是中国英语可能引起交流不便,却能通过解释让受众理解;四是中国英语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体现中国特点。一些中英文语言专家也表示具有中文渊源的单词在英语中出现是英语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美国德克萨斯州全球语言监测机构主席Paul J.J. Payac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影响力在整个21世纪将会一直持续。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魏崇新认为这种现象根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同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如网络,各类英语学习网站,各种电子词典,网络版或手机版电子词典,网络教材等。这也为中国英语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5 结语

“母语文化”在培养外语学习者“综合素养”方面应与“目的语文化”处于同等的地位[6](袁芳,2006)LarryA.Samovar等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也指出[7](Lar-ryA.Samovar,2000:253),“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全球“汉语热”势不可挡,全球迫切学习汉语和了解我们的文化。面对“中国文化失语”,我们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本土文化教学。这需要教学大纲的指导,关于本土文化教学教材的支撑,及相应的考察评估,引导学生加强对本文文化学习的重视。学生只用能够用英语表达我们的本土文化, 我们才能向世界更好地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才能够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让别具一格的中式英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6).

[3]Wilkins, D.A. 1972.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Melbourne Auckland.

[4]胡文仲,高一宏. 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葛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中国翻译,1980(2)。

[6]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 2006,(5):67-70.

[7]Samovar,A.Larryet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上一篇: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中语篇结构的... 下一篇: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