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发展困境与思路

时间:2022-02-20 05:54:57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发展困境与思路

【摘要】地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受政策、地理位置、师资等方面影响致使招生难,人才培养难,服务区域难,本文针对性提出了“外树形象,内练真功,以人为本,立足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职;酒店管理;发展思路

一、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1、招生数量少,质量不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日益增多,但招生中家长和学生对这个专业仍存在一定偏见,专业招生人数整体偏少,生源质量不高。以湖北省为例,2013年全省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有46所,平均学生仅为84.59人。因受招生政策、地域等因素影响,学校间生源数量极不均等,地方高职院校生源普遍偏低。2、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地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偏低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从思想上讲大多数学生以取得毕业文凭为目的。从专业认识上讲,学生仅停留在专业易学,好玩上。从个人素质上讲学生整体学习基础较弱,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综合素质差、作风散漫、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整日沉迷于游戏、网吧、恋爱之中。其二是教师方面的因素。酒店管理专任教师科班出身人数偏少、师资水平普遍偏低。外聘教师的教学任务只能插空安排,时间很难保证。其三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虽然注重了理实结合,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合理分配,但在教学组织上各自为政,以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为终极目标,忽略了专业的整体目标,课程间的整合效果“1+1<2”。3.服务区域难高职办学的宗旨是面向区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在酒店行业人才需求求大于供,在工资水平、酒店管理水平、生活娱乐条件等方面大城市高于小城市,沿海城市高于中西部城市的现状下,地方院校培训的学生要想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在客观上难以实现。

二、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思路

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打破常规,以“外树形象,内练真功,以人为本,立足课堂”的建设与管理思路,以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突破口,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依托师生和企业人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1、外树形象立口碑。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创建专业品牌,应从形象工程做起,从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找突破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站起来能说,坐下来会写,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行为举止落落大方,衣着打扮符合职业标准,品格气质具有职场风范,在学校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做法是强化行为训练,养成职业习惯。如《形体与礼仪》课程由一学期开设变为每学期开设,学生由坐、握、站、走、蹲基本行为训练开始,到舞姿、瑜伽高难度形体训练,形体动作训练固定为形体举止习惯,提升为职业素养。通过素养展示树立专业口碑,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成长。2、内抓管理促质量其一是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构建和完善一整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院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研室主任层层管理制、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考核、课后答疑辅导制、听课评课制、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制度。其二是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抓开学工作“五个”到位,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抓教与学的质量双管齐下,每周定期组织技能与知识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诊改。其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师的工作计划、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听课、总结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每学期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进行教学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其四是加强毕业班工作的指导与扶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毕业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对毕业班教师的奖励、考核倾斜力度,为做好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3、以人为本谋发展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地方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发展,需要主动作为,调动一切可用的人力资源。学生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有目标、充实,能阳光、体面、高薪就业,学生会自觉成为专业的代言人。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主力军,酒店管理专业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要通过教师引进与转岗积极解决教师量的问题,通过不断加强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解决教师质的问题。此外企业人力资源是专业建的师资宝藏。高校应极力牵手地方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公司,充分挖掘企业的人才资源,构建学院与酒店管理集团长期共赢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师资;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实习期间送学生到地域位置较好、管理最规范的酒店学习、实习,毕业时优先安排订单班学生回地方重点培训。企业培养、储备、获得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利于集团扩张式发展;学院低成本吸纳企业的高技能师资;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实训实习机会,毕业后工作有保障,短期内就可获得晋升的机会。4、立足课堂抓落实课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向课堂要质量。其一是依据学生特点和职业要求制定课程内容与目标。学生贪玩、畏难,没长远目标、不能坚持是他们显著特征,因而课程目标要看得见,实践教学要摸得着。其二是大力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交际型、任务型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网络教材、酒店实训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增加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其三是开展过程考核。所有课程的课堂组织形成固定为课前复习,课后考核,力求当堂解决教学目标。每周设专门时间开展周教学内容抽考,教师每周提交授课教案和考题到教学管理平台,教研室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成抽查题目或情景对话项目,学生现场作答,专业教师进行点评。抽考后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对周教学进行诊改。

参考文献:

[1]张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2]凌跃华;沈洁红,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

作者:贾卫华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上一篇: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如何践行审美教育 下一篇:幼儿习惯培养与常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