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稽查选案提升稽查职能

时间:2022-02-18 11:17:08

稽查局作为专司偷、逃、骗、抗税的打击,在税收管理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如何打击和防范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减少税收的流失,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问题。纳税人因为利益驱动和政策把握不准等多种原因,导致各种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面对庞杂的纳税人信息,如何发现问题找准稽查对象,是提高稽查效能防范税收流失风险的关键。

一、稽查选案现状

1.案源信息量大信息化程度低

稽查对象为某一行政区内所有的纳税人,一般一个县各类纳税人有几千户,系统内登记类、申报类、财务报表等信息量大,但因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不足,导致大量信息只能用于存档备查,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部门协作机制缺失

税务部门内部征、管、查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有的因为“一案双查两报告”等原因还会相互防范。与外部工商、国税、房产、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没有协作机制保障调取数据困难,部分有信息交换机制的部门也存在时间严重滞后内容简单等问题,使相关涉税信息不有及时获取和有效利用。

3.选案盲目性和随意性大

由于对纳税人的情况不了解导致随机选案,选出的案源没有代表性,有的为了便于完成任务减轻工作压力,只对一些大的或者是检查过的较熟悉的纳税人进行检查,没有充分考虑税源的发展变化和一些检查盲区。

4.选案、实施、审理、执行没有有效分离

由于机构编制和干部队伍人才缺乏,县级稽查局不能实现稽查四分离,达不到相互监督、制约、促进的效果,客观上会导致个人主观选案,一定程度的存在趋利避害心理,影响选案的公正和全面。

二、对策和方法

1.建立信息交换平台

以各级政府为核心,建立全方位即时性的信息交换平台,让各部门能及时高效的获取纳税人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选择

案源。

2.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开发信息分析处理软件,对大量的已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发现异常的情况,为选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设定选案中各种纳税人比例

将纳税人分为大、中、小、其他四类,分别按四、三、二、一的比例选择案源,做证不以税收计划而抓大放小的情况。在选案的行业上要保证全面性,对除专项检查所列行业外的其他行业,每年要选4-5个不同的行业,而且每年选案的行业必须有2-3个行业为近三年不同的行业,在具体案源的确定上要保证近三年未查户达到50%以上,做到行业与个体的公平最大限度的防范税收流失风险。

4.多渠道收集案源信息

在内部可以通过个人荐案、部门推案、管理提案等多种形式,发现一些有一定涉税违法犯罪可能的纳税人。稽查要克服只查不管的贯例,要主动与纳税人和行业管理等部门联系走访,更多的了解各待业的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为选案提供必要的外部信息。对一些隐藏较深关注较少的涉税违法行为,要畅通举报渠道宣传举报途径,扩大社会治税的参与度,提高稽查打击的深度。

上一篇:基于会计角度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 下一篇:浅谈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