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

时间:2022-02-18 09:27:02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

摘 要:根据“十一五”发展概况,总结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并结合安徽省发展实际,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以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为背景提出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安排。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65-02

1 问题的提出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尤其注重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全省经济正力图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但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新农村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国家性战略,这为安徽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启发了以产业转移为角度的发展思路。文章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背景,从城乡一体化的展望目标出发,探讨如何加快安徽省新农村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引导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在更高水平上展开,从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2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增强,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巩固,服务业稳步发展,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城镇化水平有效提升。但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2.1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首先,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增强。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05.49万公顷,比“十五”末增加了29.96万公顷;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达到308.5万吨,相比2005年提高了18.24%;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从农业经营条件看,“十一五”末,安徽省农业机械植保作业面积和机械收获面积相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2667%和和58.26%,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安徽省农村用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加了6725%,农村电气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同期,旱涝保收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增加了9.12万公顷和18.94万公顷,农业水利建设取得可喜进步。

其次,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85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支出提高了82.74%;耐用消费品支出全面提升;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5%减小到2010年的4.7%;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27.02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2.05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房屋面积由12.37平方米提高到18.77平方米;农村社保支出和社保覆盖面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第三,科技文化事业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在物质丰裕化基础上,安徽省精神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并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等,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逐渐趋向丰富。从村容村貌看,安徽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极大提升了农村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

2.2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农业发展不均衡。安徽省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二、三产业严重落后,产出效率的不均衡制约着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十一”五期间,主要产值没有实质变化,传统种植业比例上升,而经济作物基本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另外,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均衡阻碍着产业链的活跃,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而留在农村业态中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较低,制约着农业经营的有效延伸。

第二,村镇合理规划不足,基础条件落后,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安徽省多数村镇缺乏系统的建设规划,农村建设和管理混乱,生态环境恶化,最终阻碍农业生产有序进行;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薄弱,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而农村先进群体外流,新农村建设缺乏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大量资金流出农村体系,导致安徽省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在试点中陷于拖沓,未能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缺乏长效机制,进城农民工的有效融入、土地所有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均欠缺根本的制度保障。

第三,农村收入水平相对落后,并且城乡差距严重,导致农村消费不畅,消费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制约着农村产业链的活跃。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农村在特定的生活水平下,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生活消费支出占比较高,生产和经营性费用比重较低,耐用品消费品仍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

2.3 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通过系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培育和壮大城市圈为核心,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共有城镇985个,其中地级城市17个、县城56个、建制镇912个。以人口比重衡量的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0年的437%,年均增速1.64%。在城镇化发展整体收敛的倾向下,安徽省城镇化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由7.49个百分点缩小到3.9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制度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安徽省城镇化在全国中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产业发展基础处于劣势。201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4.0∶52.1∶33.9,同期全国水平为1.1∶46.8∶43.1;三次产业贡献率为4.2∶7.2∶25.6,相应的全国平均水平为3.9∶57.6∶38.5。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工业主导地位突出,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服务效率较低,对城市产业化发展和产业集聚形成一定压制。其次,城镇化滞后工业化。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37%,工业化率为41.6%,两者比例为1.05∶1,而合理的比例应该是1.4∶1~2.5∶1。城镇化要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第三,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城镇发展不均衡。安徽省地级城市数量较多,但多数城市规模不大,整体功能不强,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受综合因素影响,城镇发展区域不均衡突出,直接影响整体经济活跃度,制约着安徽省整体城镇化进程。

3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安排

3.1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生产环境

积极调整大农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结构协调并序,提升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市场价值。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时机和新的要求,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巨大的调整空间。安徽省要紧抓产业导向,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养殖业和绿色食品产业链条;通过现代化的种养模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并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一条龙;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农业层面拓展产业转移的空间。另外,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3.2 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革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发展思路,各地区要以产业转移为契机,找准方向,以农产品加工需求为导向,加快农副产品规模化经营,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在农业产业基础和过程中,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从实质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向城镇化内涵迈进。总之,实现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趋势,要通过制度推进和经济投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引导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活跃商业经济,拓宽城乡产业链;通过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空间,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相互渗透,进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3.3 合理规划城镇发展,提升城市群质量,完善城镇体系

站在产业产业转移的战略高度上,合理布局城镇结构,科学规划城镇发展,全面提升城镇体系建设。以“聚集-扩散理论”和“中心城市发展理论”为依据,促进产业、人口、企业等在城市的有效集聚,合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纳和扩散效应。要以皖江城市带为轴心,大力发展城镇群,重点发展合肥经济群、沿江城市带、皖北城市群,加快融入泛长三角进程,形成城镇现代产业体系与承接产业转移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进而推动小城镇建设。总之,要完善全方位的城镇体系,促进城镇发展的协调,有效发挥城镇带动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3.4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支撑,壮大第三产业

注重产业发展在经济进步和城乡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并带动新农村建设。安徽省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进“马芜巢”和“铜安池”两个产业转移集中区,促进安徽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进而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安徽省城镇化已经迈上快速发展步伐,这就要求提升工业的支撑地位,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工业化稳步推进的过程中通过产业转型提升城镇发展,有效缓解城镇化滞后的现象。另外,要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地位,优化服务业发展,弥补和延伸城乡产业链,并通过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快农村城镇化,从根本上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良性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学云,史贤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J].经济学家,2011,(3):59-66.

[2]黄萍,未良莉.加速安徽省城市化建设进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1):52-54.

[3]余明江,刘德昌.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方略[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5.

[4]赵洋.从四位一体视角略论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6-47.

上一篇:论医院的后勤社会化管理 下一篇: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