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思路研究

时间:2022-09-03 10:09:37

安徽省“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思路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安徽省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重点从城镇化、空间格局、产业互动及体制机制创新四个方面阐述了安徽省“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十二五;城乡;统筹。

Abstract:Based Anhui Province,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major tasks of Anhui Province, "12", the idea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four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spatial pattern, industry interac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described.

Key words: 12;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安徽省发展阶段判断及主要任务

1.1安徽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阶段判断

从城乡统筹的发展阶段看,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发展阶段指标体系,2010年全省人均GDP达20610元,折合3045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开始阶段;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8:41:41调整到2010年的14.1:48.7:36.4,一产比重小于20%,二产大于三产,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工业增加值占43.7%,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8%,安徽省目前工业内部结构主要以装备制造及机械制造、冶金和采矿为主导,并呈现出从原料工业向加工类转变的趋势。因此,从全省的情况看,安徽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并且处在其初始发展阶段。

1.2安徽省“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任务

(1)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

我省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世界发展规律看,我省工业化道路还将持续10年以上;工业化程度落后全国3-5年。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安徽省城镇化率偏低,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仍落后全国平均水平(约49%)。因此“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2)逐步构筑国家级的城市群,以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要空间形态。

城市群是体现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目前我省的城市群的实力还较弱,与全国、中部其他省份的城市群相比较,工业化程度较低,实力较弱,但目前也在加速构筑。“十二五”必须继续加快培育和融合已有的三大城市群,努力形成竞争力、带动辐射能力更强的国家级城市群,代表安徽参与区域竞争,构筑安徽省城乡统筹的平台和空间载体,为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走区域分类指导道路,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在中央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我省省情,实现城乡统筹重点突破,特色鲜明,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重点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医疗教育制度改革、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形成突破,努力构筑城乡统筹的新格局。

2、安徽省“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思路

2.1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和吸纳剩余劳动力

根据安徽省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状况、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可把全省划分为四个区域,形成一群三区即:全省城镇化重点推进区(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和区域创新推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皖北城镇化加快发展区:其城镇化模式主要是传统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服务业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城镇化建设,走中心城市带动发展模式。重点打造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皖南特色城镇建设区:以国际旅游胜地打造为抓手,走人口适度集聚,生态型、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以国际旅游胜地打造为抓手,结合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世界级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黄山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皖西城镇化适度发展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和生态、特色城镇。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和特色的山地经济和生态旅游区。

2.2统筹规划,构筑新型城乡空间格局

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围绕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着力建设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县城为副中心、中心镇及中心村和居民点组成的布局合理、级次分明、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现代化网络型城镇村体系框架。提升和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大力培育中心城镇(包括县城镇),加强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布点与建设。

2.3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牢牢抓住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全面推进面向国内外的双向开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服务业体系。中心城区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近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

2.4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市户籍人口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 ,实行城乡一元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别政策,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积极鼓励土地规模经营。要通过加强就业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非农就业技能,促进人口转移,带动土地流转;要通过宅基地置换和住房安置,让农民离开土地有房住;要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让农民脱离土地无后顾之忧,为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按照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整合农村土地资源,积极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制度, 完善经营性土地收益用于农村公益设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

3、小结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对我国乃至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关系着我国、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城乡统筹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由于篇幅有限,仅从经验借鉴和若干角度,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还需继续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务院,2010

3、铁太明.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合肥、铜陵、马鞍山市《关于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决定》及《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5、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初稿)

个人简介:郑军,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研究

上一篇:浅析常见墙体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基坑施工与基坑设计的动态信息反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