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16 11:05:31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障碍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94-01

旅游业是对人文和环境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长久发展。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可能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1999年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下的定义是:满足现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增加和保护未来人机会的旅游。要想实现可持续旅游,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2001年联合国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和改变。目前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问题。

2 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2.1 安徽省旅游资源概况

安徽民谣“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东面不平北边平,黄山胜过九华山”。概括了安徽省的旅游地理面貌。长江和淮河像两根筷子,巢湖似碗,西面的大别山和东南面的天目山如屏,北面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大平原。而黄山和九华山是安徽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安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属于国内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有世界遗产地2处;有黄山、九华山等10处部级风景名胜区;有天堂寨、太平湖等29处省级风景名胜;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宏村、西递村等36个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寿县、绩溪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处于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南部地区山清水秀,以“两山一湖”(典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代表,北方地区以文物古迹为最,曹操故里、成汤古都等。

2.2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总数3697.15万人次,同比增幅32.80%,旅游总收入245.82亿元,同比增幅24.18%。接待海外旅游者25.90万人次,同比增幅36.51%,旅游外汇收入9216.6万美元,同比增幅45.31%。外国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幅19.10%。接待国内游客3671.25万人次,同比增幅32.78%,国内旅游收入239.56亿元,同比增幅23.71%。我省68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200.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01%,门票收入23953.35万元,同比增长17.77%。3月份,我省68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43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9%,门票收入10562.9万元,同比增长14.35%。

安徽省旅游业在提高经济增长率、安置就业、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安徽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防止污染、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安徽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3.1 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极度扩张。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与规划,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开发商的话语权占主要地位,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往往就不考虑生态环境。同时也不考虑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而过度开发高规格、多功能、国际化的宾馆、酒店。

3.2 缺乏相应旅游环境保护制度及监督机制

安徽省旅游业现行实施的条例、办法有国务院在1999年颁布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家旅游局在2000年颁布实施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1年国务院修订的《旅行社管理条例》、2005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徽省旅游条例》缺乏针对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且现行法律法规强调污染后采取的措施而缺少事前监督条例。旅游区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有些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遇到问题会形成互相扯皮的现象。

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旅游区内资源、环境的管理主要依靠直接的管制方式,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3 人们环保意识薄弱,宣传环保措施不力

在很多景区有些游客环保意识薄弱,乱扔垃圾、对文物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对旅游区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很多旅游景区地处山区,环保宣传不力导致当地居民缺乏环保知识,有些当地居民猎杀动物获取经济收入,有的宾馆饭店以野生动物为美食招揽顾客,使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3.4 游客过多超过景区环境承载能力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景区没有进行科学考察环境承载能力,门票毫无限制的出售导致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多,使旅游设施满负荷运载,给景区环境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区都有同程度的污染,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对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4 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规划旅游开发,贯穿保护思想

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各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在旅游规划中要以保护为前提,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环境的开发行为。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现自然之美,反对高污染、高消耗的旅游开发项目。一些旅游区的建设可以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例如:宾馆服务设施的建设在风景区外;国外很多海拔很高的山没有修缆车就是为了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内无一条索道,很多索道建在公园之外;这些措施都有利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4.2 强化法制观念,加速环保立法

认真遵守和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促进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旅游者违法破坏自然环境的,依法严惩;对旅游区征收环境保护税,专款专项用于维护旅游区内受损的环境。

4.3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要从小抓起,把环保教育纳入课本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环保观。旅游管理部门应责成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单位以及导游向旅游者灌输环保意识,并在景区的宣传场地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直接的宣传,引导游客形成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的良好修养。

4.4 加强环境容量研究

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和减少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强对每个景点环境质量的检测,根据不同的景区,确定可容纳最大限量的游客数。在旅游的高峰期,景区管理部门应当控制售票,确保景区处在可承受的状态。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旅游指导工作,统计旅游人数变化情况使游客不规律的行为变为易于控制的行为,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应对游客高峰期。

4.5 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性

有很多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由于当地居民的乱砍乱伐、猎杀珍稀动物造成的。而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让他们获得利益。他们才会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的进行保护。例如一些地方允许在指定的地方开设店铺、让当地人成立护山队,结果人们转变了态度,自觉的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晓瑜.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4(2):257.

[2]邓利平.浅议安徽省生态旅游产业化[J].经济论坛,2009,2(3):80-81.

[3]2010年一季度安徽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EB/OL].安徽旅游政务网―规划统计,2010-4-25.

[4]2009年安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EB/OL].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2010-1-27.

上一篇:河北零售业应对风险措施探讨 下一篇:论确保矿山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