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阳光体育时代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2-18 07:20:22

后阳光体育时代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探讨中学体育在全国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五年后,对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设施建设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阳光体育 中学体育教学 影响

阳光体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走向操场,走在阳光下,走向大自然,体现了阳光体育是快乐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2006年12月中央的7号文件提出阳光体育,目的是号召亿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中学要全面贯彻《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阳光体育与体育课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使体育活动蓬勃地开展起来,形成锻炼身体的热潮,对处于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增强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阳光体育推动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基础体育改革是在2001年进行的,也就是把中学的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新的课程改革突出的是体育与健康,那么体育与健康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也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围绕健康的主题展开的。在2007年,中央7号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原因是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严重下降。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显示,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比例增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中学生占15%~20%。2006年第二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因此客观地说,体育与健康课的改革是失败的,突出了健康而忽视了体育的本身含义。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使体育与健康并重,在体育锻炼基本保障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健康。因此,在后阳光体育运动时代下,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的负荷,应重视中学体育课堂运动负荷,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重视体育课堂的过程,重视课堂内容的设置,创新教法,建立合理的体育课考核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阳光体育使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更加丰富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与课余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规定使85%以上的学生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要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形成制度。实际上学生的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外完成的,单靠每周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在阳光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阳光体育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了重要的保障,推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相结合,既完成了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又促进了课外活动的开展。如每到节日和重大活动的时候,班级就会组织一些文艺体育节目,这些体育节目的完成要靠在课余的时间来完成。班级之间组织的体育比赛、训练比赛也要在课余时间完成。因此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要从增强学生的体质出发,开拓思路,发散思维,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阳光体育的行列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3.阳光体育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的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会影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的需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推动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安全、体育营养等知识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加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风貌,有利于校风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4.阳光体育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阳光体育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促进作用,体育活动大多在同伴的相互交往、合作中完成,比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频繁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虽然现在提倡给学生减负,减作业,但由于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这种提倡就成了口号,学习压力、教师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对立的心理。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正确地对待失败,以此树立良好的信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积极地参加运动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放松,消除紧张和烦躁,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5.阳光体育活动推动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场地和体育场馆是必不可少的,要有相应的运动空间和体育器材做保障。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逐步得到完善,并不断丰富起来。但总体来讲,中学体育场地与设施不足,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体育场地缺乏尤为严重。阳光活动开展五年多来,这种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首先是学校的领导重视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场地有了保证;其次是体育器材得到补充或者更新,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需要大量的体育活动器材,学校也会专款专用,合理配置。最后,体育场地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学校要发展,不能只发展智育,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6.结语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必然趋势。阳光体育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建立阳光体育活动长效发展机制,避免走形式主义,使阳光体育制度化,从而长久地开展下去。如果只是说说,或者开展个两三年,那么阳光体育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建议学校领导增强阳光体育意识,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力度,改造体育设施场地,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得到保障,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肖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2009,5:119-121.

[2]袁国伟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93-94.

[3]张宜向.浅析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2012,10:105-106.

[4]巨晓山.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1:605-606.

上一篇: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中小学师生关系法制化管理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