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常用解决方法

时间:2022-02-18 09:32:45

浅谈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常用解决方法

一、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

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

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①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②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③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④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a等等……

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恒成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一次函数型;②二次函数型;③变量分离型;④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⑤直接根据函数的图象。

二、恒成立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一)两个基本思想解决"恒成立问题"

思路1、mf(x)在x∈D上恒成立m[f(x)]max

思路2、mf(x)在x∈D上恒成立m[f(x)]min

如何在区间D上求函数f(x)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习题的实际,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求解,通常可以考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配方法、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均值定理、函数求导等等方法求函数f(x)的最值。

这类问题在数学的学习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在处理上也有许多特殊性,也是近年来高考中频频出现的试题类型,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

(二)赋值型--利用特殊值求解

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常常用赋值法求解,特别是对解决填空题、选择题能很快求得。

例1.由等式x4+a1x3+a2x2+a3x+a4= (x+1)4+b1(x+1)3+ b2(x+1)2+b3(x+1)+b4 定义映射f:(a1,a2,a3,a4)b1+b2+b3+b4,则f:(4,3,2,1) ( )

A.10 B.7 C.-1 D.0

略解:取x=0,则 a4=1+b1+b2+b3+b4,又 a4=1,所以b1+b2+b3+b4 =0 ,故选D

例2.如果函数y=f(x)=sin2x+acos2x的图象关于直线x=-π8对称,那么a=( ).

A.1 B.-1 C .2 D. -2

略解:取x=0及x=-π4,则f(0)=f( -π4),即a=-1,故选B.

此法体现了数学中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

(三)分清基本类型,运用相关基本知识,把握基本的解题策略

1、一次函数型:

若原题可化为一次函数型,则由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一次函数知识求解,十分简捷。

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n]内恒有f(x)>0,则根据函数的图象(直线)可得上述结论等价于f(m)>0

f(n)>0

同理,若在[m,n]内恒有f(x)

f(n)

例2.对于满足|a|2的所有实数a,求使不等式x2+ax+1>2a+x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分析:在不等式中出现了两个字母:x及a,关键在于该把哪个字母看成是一个变量,另一个作为常数.显然可将a视作自变量,则上述问题即可转化为在[-2,2]内关于a的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的问题。

解:原不等式转化为(x-1)a+x2-2x+1>0在|a|2时恒成立,

设f(a)= (x-1)a+x2-2x+1,则f(a)在[-2,2]上恒大于0,故有:

f(-2)>0

f(2)>0即x2-4x+3>0

x2-1>0

解得:x>3或x

x>1或x

x3. 即x∈(-∞,-1)∪(3,+∞)

此类题本质上是利用了一次函数在区间[m,n]上的图象是一线段,故只需保证该线段两端点均在x轴上方(或下方)即可。

2、二次函数型

涉及到二次函数的问题是复习的重点,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归纳、总结,提炼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在今后的解题中自觉运用。

(1)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大于0恒成立,则有a>0且

(2)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的分布知识求解。

例3.若函数f(x)=(a2-1)x2+(a-1)x+2a+1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该题就转化为被开方数(a2-1)x2+(a-1)x+2a+10在R上恒成立问题,并且注意对二次项系数的讨论。

解:依题意,当x∈R时,(a2-1)x2+(a-1)x+2a+1 恒成立,

所以,①当a2-1=0时,即当a2-1=0,

a+1≠0,时,a=1,

此时(a2-1)x2+(a-1)x+2a+1=10;a=1.

②当a2-1≠0时,即当a2-1>0,

=(a-1)2-4(a2-1)2a+10时,

有a2>1,

a2-10a+90,1 综上所述,f(x)的定义域为R时,a∈[1,9]

3、变量分离型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运用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不难推出如下结论: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都有f(x)>g(a)恒成立,则g(a)f(x)max.(其中f(x)max和f(x)min分别为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例4.已知三个不等式①x2-4x+3

略解:由①②得2 要使同时满足①②的所有x的值满足③,即不等式2x2-9x+m

即m

又-2x2+9x在x∈(2,3)上大于9,

所以m9

利用变量分离解决恒成立问题,主要是要把它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三、在恒成立问题中,主要是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一种热点题型,介绍一些基本的解题策略,在学习中学会把问题分类、归类,熟练基本方法。

(一)换元引参,显露问题实质 1、对于所有实数x,不等式x2log24(a+1)a+2xlog22aa+1+log2(a+1)24a2>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log22aa+1的值随着参数a的变化而变化,若设t=log22aa+1,

则上述问题实质是"当t为何值时,不等式(3-t)x2+2tx-2t>0恒成立"。

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二次函数问题,它等价于

求解关于t的不等式组:3-t>0

=(2t)2+8t(3-t)

(二)分离参数,化归为求值域问题 3、若对于任意角θ总有sin2θ+2mcosθ+4m-1

解:此式是可分离变量型,由原不等式得m(2cosθ+4) 又cosθ+2>0,则原不等式等价变形为2m 根据边界原理知,2m必须小于f(θ)=cos2θcosθ+2的最小值,这样问题化归为怎样求cos2θcosθ+2的最小值。因为f(θ)=cos2θcosθ+2=(cosθ+2)2-4(cosθ+2)+4cosθ+2 =cosθ+2+4cosθ+2-44-4=0

即cosθ=0时,有最小值为0,故m

(三)变更主元,简化解题过程

4、若对于0m1,方程x2+mx-2m-1=0都有实根,求实根的范围。

解:此题一般思路是先求出方程含参数m的根,再由m的范围来确定根x的范围,但这样会遇到很多麻烦,若以m为主元,则m(x-2)=(1-x)2,

由原方程知x≠2,得m=1-x2x-2

又0m1,即01-x2x-21

解之得-1-132x-1或1x-1+132。

上一篇:如何提高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积极性 下一篇:抓好中层生 转化后进生 培养优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