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时间:2022-02-17 11:35:03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摘 要】新课改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要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巧妙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愉快而又主动地学习,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应有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讲究教学艺术,打造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课,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展开快乐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学活起来呢?对此,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教学不但在上课一开始时进行,而且应贯穿在一堂课的全过程。教师能否把准备好的教材内容,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组织好课堂秩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组织教学工作,应注意:一是组织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课文《蚕姑娘》时,我在分析课文,有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我采用猜字谜的方式引导他们:“一只黑狗,不叫不闹”谁猜到了就发奖品,学生得注意力一下子就全集中了。二是善于利用反馈信息,组织教学进程。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教学进程。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表情都不对,如皱眉、瞪眼、精神萎蘼等等,说明他们没有很好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再讲下去了,应该问学生什么地方听不懂,必须进行重讲或辅导性讲解。

二、课堂导入的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举几例说明:1.悬问设置法。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2.释题引申法。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3.背景介绍法。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4.创设情景法。那些富有感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如一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先布置了一下教室的环境,然后用悲痛、低沉的语调导入,很快就把学生带入那催人泪下的情境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凝重的声音中感受“人民爱总理,人民想总理,人民悼总理”的深切感情,起到了不需“言传”也能“意会”的效果。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比较导入法等,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我们老师设计导入语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会精心设计导入语,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三、课堂讲授的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小组合作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在自己质疑的同时,小组共同解疑,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1.自主尝试,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后台担起了导演和策化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学习,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学习的分工,这就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形成了主动参与与互帮互助的局面。在教学时,教师把学习的任务一布置,各小组长就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讨论,然后各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介绍得最生动,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这样的合作,就把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遇到障碍时,同小组的伙伴都焦急万分,生怕他的掉队会影响了本小组的竞争。于是,大家纷纷不厌其烦地耐心相帮。当看到伙伴进步,同小组人都会露出开心的笑脸。2.汇报质疑,求异解疑。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抓住他们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的情境,适当地激疑,使学生在“疑”中生奇,在“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己心中有了疑问,就可以马上进入紧张主动的学习状态,在阅读中感悟理解,寻求答案。

上一篇:高校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与管理 下一篇:浅谈职高数学课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