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长江河道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2-15 02:31:17

加强长江河道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为了加强长江河道的管理和整治工作,促进河道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从河道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河道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长江河道管理的措施这三个方面对加强长江河道管理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长江;河道;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14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长江河道作为我国最长的河道,在我国内河运输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河道运输和河道周边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对河道的管理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河道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河道是经过天然水流千百万年冲刷而形成的,其两岸有着优越的水土资源,自古就是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的文化荟萃之地。水能兴利,也能致害。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坚持治江治河,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掌握河流的客观规律,通过有效地规范人类在河道范围内的活动,因势利导,兴利除害,河流成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为此,河道管理这一基础公益性事业就应运而生了。

50年来,安徽省长江河道现行管理体制,对本省长江河道、堤防、涵闸等防洪工程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理,协调管理上下游、左右岸的水事活动,统一开发利用河道水土资源,确保长江河道工程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国家对长江河道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事业的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河道管理单位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本省长江河道管理单位改革刚刚开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涉及国家有关事业单位改革以及投入机制、人事制度、社会保障政策,需要政府制定有关配套措施,否则改革难以深入进行。

三、当前河道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单位体制不顺,人才引进渠道不畅通

目前本省部分市县(区、农场)长江河道管理单位的业务和财务归省里管,行政和人事归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事权和财权与人权不统一,人才流通和引进渠道不畅通,造成部分单位人员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得不到改善,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虽然目前有同马大堤、枞阳江堤、无为大堤三大堤防成建制上划至水利厅,并由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直管,但是人才引进方面与基层单位需求尚存脱节现象,加之各基层单位工作环境较差,有的远离县城,即使引进了人才也留不住,因此,长江河道管理工作人才得不到持续更新。

2.基层水政执法能力薄弱,影响了正常的管理秩序

目前我省长江河道管理水政执法队伍虽然大幅度得到补充,但是专职人员少,有水政执法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少。在水政执法工作中,由于长江河道管理工作体制原因,基层单位没有独立执法权,执法程序繁琐。以安徽省枞阳长江河道管理局为例,虽然近几年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政执法工作,如砂场整治、内护堤地迁坟工作等,都是按照《防洪法》有关规定执行。即使出现了违章事件,都是采取了行政协调的方式予以解决。

3.养护经费不足,养护水平难以提升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考评办法》、《堤防养护维修规程》和堤防管理的有关规定,堤防维修养护任务要求做到堤顶饱满平坦,无水沟浪窝、残缺陷坑、无明显坑凹及波浪的起伏,通车状况良好,雨后无积水;堤坡平整无冲沟、无洞穴、无杂物、无高杆杂草、杂条;堤身生物覆盖率达到要求,生长旺盛;堤肩草皮纯、旺、齐;各种设施、标志完好,公里桩、界桩等标志齐全、规范、醒目。养护任务重,养护经费不足是遏制堤防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从堤防养护实际看,以枞阳江堤枞阳段为例,2013年度上级安排枞阳江堤枞阳段养护经费只有70万元,每公里不到1万元,但是养护实际投入为2倍还要多。

四、长江河道管理的措施

长江河道具有防洪排涝、灌溉抗旱等综合功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迅猛推进。给长江河道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以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激活内部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分配制度。

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基层河道管理单位人才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从我省目前引进的情况看,引进的人才都是要求本科以上的,建议有关部门降低人才引进门槛,从基层管理实际看,水利专科以上的就足以满足基层长江河道管理工作需求。

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从全局利益出发,在配置合理人数的专职管理人员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管养分开措施,彻底剥离管理人员的养护职能,实施河道养护社会化,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规范化管理、河道目标管理上台阶的工作中去,加强对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码头、管线穿堤、开塘养殖等建设项目的监督。

(3强化创新意识,改善管理手段,增强管理科技含量。积极引入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从定性管理转变为定量管理。积极引进、推广管理新技术,引进、开发先进管理设施,大力实施工程观测、监测自动化。

(3)加强系统内部领导干部的换岗、交流,拓宽视野,及时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并认真落实中层干部考核选拔制度,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4)加强河道工程管理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水利执法意识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完善河道工程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强化培训,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

2.加强水政执法能力建设,体现依法管理权威

(1)以安徽省三只专职执法队伍为依托,将水政执法权予以集中,在执法过程中,按照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关于行政职能的要求,基层长江河道管理单位的定位应该是协助专职执法队伍开展水政执法工作,让承担管理的基层单位有更多的精力去参与管理。

(2)加强学习和宣传,搞好协调,主动出击。专职执法队伍应加强学习,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章时间。在处理案件的同时,注重宣传水法规,坚持以案说法,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3)严格执法,促进征收。加大行政征收力度,弥补河道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的局面。

3.加大养护经费投入,积极探索社会化养护

在过去养护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化养护模式,核定维修养护经费,在已有的养护队伍中,培育专业的维修养护队伍。在当前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且专业养护队较少的情况下,管理单位可以在待遇上给与政策倾斜,鼓励本单位有丰富维修养护经验的职工去组建维修养护队,召集部分年纪轻的农民工,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养护技能,培育养护能人,满足堤防工程养护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维修养护经费的到位,培育专业维修养护队伍是今后的趋势,省水利主管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知识培训力度,通过规范我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资质的形式,提升维修养护人员技能,为实现水利工程社会化养护培育竞争市场。

6.结束语

结语

随着沿江经济快速发展,长江河道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压力,为了让长江永远地造福沿江人民,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河道相关问题分析,进而减少各方面的经济损失,增加河道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顺,陶建国,耿华芳 加强长江河道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J] 《江苏水利》 -2011年7期-

[2]王皓,佟昀 有关河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探索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23期-

[3]陈浩然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中国水利》 PKU -2011年14期-

[4]何爱梅,赵培 江河网地区建立河道管理机制的初步探讨 [J] 《安徽科技》 -2010年11期-

上一篇: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防洪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下一篇:建筑房屋防渗漏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