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和实施策略

时间:2022-02-14 01:55:51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和实施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步伐推进的契机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学科,如何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讨论的问题。本文就中学英语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以及教学策略,综合进行论述,探讨中学英语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观念实施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亦呼之欲出,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尽管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尤其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产生了一代代只会做不会说、只会看不会写、只能自己听懂而别人听不懂的“高分低能”型次品。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同时按照一定的原则,使用适当的策略,才能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观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及其实施策略。

一、更新英语教学观念

观念是一个人灵魂的镜子,也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如果观念陈旧,势必导致行动和实践落后。所以,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舞台上的主角。而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鸣”。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教师应具有以下的理念: (1)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知识、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等。(2)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淡化学生考试、升学和就业观念,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养成终身学习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同志提出“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素质是成功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如果教师的素质不提高,就不能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无论是教材、教法如何完善,仍然是“穿新鞋, 走老路”。在新形势下,教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学习和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需要、学习兴趣,以便在教学中灵活施教。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要能讲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大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才能让学生听得多、记得多,进而能说英语。

三、树立德育为首观念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阶段,英语课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位,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学。俗话说,做事先做人,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根本。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让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教师要为人师表,不仅要以丰富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还应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尽职尽责,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严格要求自己,具备刻苦勤奋,踏踏实实的学习精神。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英语学习应该是一个创新思维的发放,而不是刻意的去背诵和练习,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尝试一些创新思维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形成的客观规律,准确地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力争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正确地评价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真诚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丰富的思维训练题,但教师不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开启创新思维,仍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工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学模式。

六、坚守课业减负观念

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不矛盾。有的教师认为,减负就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生减负了,教学效率就不高。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减负是其中关键,减负的主战场在课堂,出路在于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习题。

七、摒弃单纯终结性评价观念。

传统应试教育的评价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这是终结性的评价,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价扩大了评价的内涵和范围。 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考试分数,还要有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学习的情感等,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的提出,纠正了教学中一切为了考试、以考代教,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偏差。英语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教学反馈,教师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英语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并且,通过过程评价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的每一步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形成性评价要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两者有机结合,评价更加全面、具体,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达成和谐的统一。这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相一致。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多样化。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时刻用素质教育观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时刻把素质教育观念付诸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并且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不断探索,使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真正走进英语课堂。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