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辉:“互联网+”只是路径,让消费者当国王才是终局

时间:2022-02-12 10:21:50

陈朝辉:“互联网+”只是路径,让消费者当国王才是终局

中国在线的6.5亿人口和尚未在线的另一个6.5亿人口,不仅是全球最蔚为可观的消费市场,也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最活跃的试验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而O2O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接合点,也是“互联网+”最核心的支撑点。陈朝辉一直致力于打造的O2O商业王国,正为其助力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持,也使其在商业实践中所向披靡。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家,只有属于时代的企业家。每次在新的商业变革来临时,总有一批先知先觉的卓越者,他们以其特有的敏感和躁动参与其中,反应并引领着这个时代的辉煌。陈朝辉坚守“让消费者当国王”的伟大愿景,以其强大的信念力和团队执行力,正在布局着一场足以撼人心灵的商业工程。对于这样能够反映并代表时代特征的标杆性人物,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跟踪报道,我们希望能通过深度挖掘,呈现其思想精髓,为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尽到一点绵薄之力。

在跟踪报道陈朝辉这半年以来,笔者越来越为其强大的思想体系所折服,所以这一次,我们决定用对话的形式,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陈朝辉,让读者在领略其独特语言风格的同时,感受他的“互联网+”战略和实践的商业魅力。

以下内容由陈朝辉口述,本刊编辑部整理。

谈“互联网+”:产品的外延形态

本刊高级研究员: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来势汹汹,恐慌不是传统企业解决问题应有的态度。在这种形势下,传统企业应该怎么面对?

陈朝辉: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它应该是为用户服务的。

互联网归根结底必须要加上产品才行,因为用户毕竟是通过产品来满足需求的,但如果你的产品再好,没有互联网的手法,不能最快地让用户得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么你的产品也发挥不了价值。

所以既不能看到互联网来了就一哄而上,也不能不管有没有产品,互联网标签一贴就去跟风,这都是躁动。但更不能因为贴不上这个标签就说互联网不灵,这两个都有点过。应该怎么样呢?应是产品加互联网的手法,最大化地、最快速地让用户体验到,同时互联网应该去推动产品让用户体验。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否则,单一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如同一个病人,贴个健康的标签难道就没病了吗?必须从内在去根治。

本刊高级研究员:目前全国各种孵化器一哄而上,这种局面您怎么看?

陈朝辉:这是一种时代创业的热情,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所在。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这个现象。这个趋势和形势肯定是好的,国家鼓励的,但不能盲目。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对于很多孵化器项目,其生死问题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了,那就是,该生就生,该死就死,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不适应就只能被淘汰,淘汰之后好的资源才能聚合。

但如何能更稳妥一些呢?那就需要企业掌握规律。我个人认为应该这样:

首先,要和成功的人玩,要给企业家做加法,成功的企业里塑造出成功的人,云端现在投资的项目更多也是一种基于这个考虑。

其次,和上市或者准上市的企业资源叠加。我们不和草根叠加主要原因就是其速度可能跟不上云端的发展,并且战线拉得也比较长。踢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进球,我们只对准球门,一脚破门,第二脚就是浪费。资源漫无目的地碰撞,就跟烟花一样,好看但不实用。

谈传统企业“互联网+”:让消费者做国王

本刊高级研究员:“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该怎么去做,从组织上怎么去做,从产品上应该怎么去做,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陈朝辉:第一个是结构上的问题,传统企业传统思维可能更多从企业方思考,他的产品,他生产出来它想把它卖出去,或他判断消费者需要什么,他判断的未必是消费者(需要的),通过市场调研,自己找的灵感弄的产品然后再生产出来,然后组织它的生产资源、内部管理,90%的时间在做这些事,买地买车间找感觉做设计,10%的时间去推,结果推出去或者没推出去。

而互联网时代应该完全变过来了,他不应该站在企业这方,他应该站在消费者这一方。我们的O2O王国,就是消费者为王,站在消费者这一方想问题,把无数个个体聚在一起。源头应该是获取用户,以用户获取和用户服务作为根本导向,而不是以生产或其他方面。

互联网手法是什么呢?比如O2O,它就是利用线上线下聚合资源,线上线下获取用户,线上把用户的需求、诉求甚至支付全部解决,线下是用户交付的,线下还有一次物流配送,这个圈就闭环了。

以最近比较成功的云厨为例,首先获取用户,传统渠道卖酱油醋的人会不会想着把谁买酱油谁买醋获取了?不会。他看的是商品他看不到用户,他只知道我卖了多少万箱醋,他并不知道谁在买,而云厨不一样,云厨是看我的用户是多少,我的反复购买的人群是谁,是男的是女的,他的购买频次是什么。我觉得互联网更多是这个端口去考核问题,去判断他的企业行为。

互联网是把用户首先获取,把用户的消费习惯、思维方式获取过来,把它和提供的服务连接在一起。用户是起点、原点、第一位。而传统思维呢,用户都参与不了董事会,互联网思维用户在董事会最顶端,我们都是为他服务。

本刊高级研究员: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加上互联网的翅膀?

陈朝辉:举个例子,一个病人怎么变成健康人呢?首先应该有个健康的观念,打针吃药但不改变生活习惯还是个病人,观念才重要。一个企业变成“互联网+”的企业,首先他的观念要改变,其次是手段问题,手段是数据,能不能把你的业务文化和你的用户数据结合。比如我们现在讲移动互联网,是不是你所有的业务都是和移动互联网相关,是不是和手机相关的,是不是你能看到有多少用户,是不是能看到有多少用户在购买。

所以,“互联网+”首先是观念、理念,思维结构、思维模式的升级。就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一样,母系氏族时部落里的女人最重要,过去说这是我妈,她生的我;后来结构变了,评估方式变了,现在讲谁创造生产力,男为田力,粮食是你爸弄的,所以得姓你爸的姓。结构变了,所以首先是结构问题;其次是手段问题,是否和大数据相关,是否在评估你的用户数,你的用户转化率,你的体验度。你看互联网企业思考什么呀?就是思考用户数,每日活跃度,用户粘度,一个传统企业会思考这东西吗?传统企业肯定思考的是销售额,成本、利润。

本刊高级研究员:对这点很关键,说到本质了,互联网企业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利润,他就是考虑如何把用户服务到最完美。

陈朝辉:对!而且互联网不是考虑资产负债表,而是人数、忠诚度、用户黏性,你看微信,一上来,六亿用户,他不考虑盈不盈利。

以前买火车票,最开始是跑火车站,后来是网上订,现在微信有钱包功能,直接就解决了,我再不会专门去携程买,在微信上直接就解决了,这不就是用户中心嘛!

微信的用户是“我”,而携程网是票,火车站也是票。“让消费者当国王”就是围绕“我”来解决。包括滴滴打车,乘客一上车,滴滴就开始发送乘坐需求,它是围绕你来运作的。过去打车,跑路口去等半天,也不见得能等着。现在是你一发出命令来,车就来了。那不就跟国王一样吗?你一说要捶腿,呼呼就跑着来捶腿,一个道理,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还有个Ube。司机没法选地址,没法拒载,如果是滴滴,乘客从文化路到花园路,他一看这么短,就挣5块钱,他很可能拒载;你要说去机场,他立马就过来了。一个道理吗,Uber你不能选,你不用告诉他去哪,我走一米你也得来,而且就近全匹配好,他无法选择,用户为王嘛!

我过去想出一本书,我有一半留白,然后让读者在留白的位置上写出来他的感受,让他寄过来,我认为好的我出第二本,再寄过来,我出第三本,到第三本第四本就成自媒体了,我还是作者,我就不用写了。哪怕你骂我你骂得精彩,我也给你编辑上去。因为我从小喜欢看的批注,看的历史书的段位我都看过了,他批注的东西更有意思,所以我看他的批注,为啥不能出批注呢?

就像我们现在讲web 1.0是单向的信息;2.0是搜索,用户的参与;3.0是用户中心,social network service。1.0时代中心是information,后来是people,这不是别人告诉我的,是我在2006年就悟出来了。互联网的基因不在information,而在于people。

我们这两天集团内部开会,围绕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如何在我们的系统内更彻底地让消费者当国王。比如过了1万年,消费者都当国王了,他们会感谢我们,曾经有这么一拨人,梦想着让消费者当国王,最后消费者当国王了,感谢我们,这就可以了,这就是成就感。今天上午有记者还很有情怀地问我,陈总,你这个伟大的愿景什么时候实现?我说,一代实现不了,两代,两代实现不了,三代,愚公移山能都移那么多代,我们为什么不能?他说太牛了。

这是我真实的愿景啊!草一茬一茬的,总会要死的,只要对社会有价值的,我们大家就去做嘛!我们国家没有提“互联网+”的时候,我也在做“互联网+”,我2001年开始干的,我觉得这事重要,这事有好处,我就去做。我不会因为别人说好,我就去做,我认为好我才去做,这是我思维方式。

本刊高级研究员:我走访了很多正在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发现他们在转型中遇到很大的障碍,甚至是系统性的问题。什么是系统性的问题?比如说老板决定说要转型了,可是一个庞大的员工群体集体性软反抗,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就是不动。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陈朝辉:谁不动就把谁干掉,如果真的是群体行为的话,就把公司关了,砸碎了再来!他不转型是因为他没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性,如果不转型,公司一块玩儿完!只要阻碍战略全局的事情,一定把它干掉,不管他是谁,这才是合格的老板。他之所以没那么干,是因为老板不理解问题的严重性。

本刊高级研究员:像您这样有这么清晰的老板并不多。比如说,有些老板也非常清晰,说我们必须社会化营销,不社会化营销就肯定要死。有的企业拿出几十万的产品免费赠送,来获取流量,说是要建立有效的用户池,但是很多类似的项目都停了,为什么?销售部不配合,为什么不配合,销售部说给我增加了麻烦,乱七八糟的事儿增加了一大堆,关键是效果还不好,店里没有生意。类似这样的连锁问题一大堆,到最后,老板迫于无奈只能喊停。您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陈朝辉:最重要的是,这些老板本身的做法就是致命的错误。他根本不理解互联网。

这种用户获取没有任何意义,获取的只是单一的需求,而互联网是一个关联性的连贯的生态系统需求,而很多人却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促销手段。互联网能是促销手段吗?空气能是促销手段吗?互联网应该从理论上、理念上来完全主导这个公司,而不是做它一个配菜。

你说共产主义能去台上唱戏玩儿吗?绝对不能!它是主导性地位。“互联网+”的主导型作用必须被彻底地激发起来,这时候它才能够改变这个企业。必须要使互联网在这个企业里面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配套作用依附在原有的体制上。在拖拉机的基础上改造一个法拉利,就把它发动机改一下就行了吗?那拖拉机能叫法拉利吗?那不死得更快吗?怎么办呢?拖拉机卖了变成钱,再买几个零件组合,一样把拖拉机变成法拉利,但绝对不是在拖拉机的基础上卸几个轮,加上法拉利的发动机。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它,用新的思维理念彻底主导它!

本刊高级研究员:就是实际上企业应该“互联网+”上升到企业战略上去。

陈朝辉:对。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绝对不是贴哪哪灵,它需要一个配置的过程。

本刊高级研究员:有人说,不是任何企业都能“互联网+”,比如那些钢铁类的、煤炭类的,他们说我们不需要“互联网+”,对于这些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陈朝辉:哪有一个企业脱离了社会还能生存的?社会都需要“互联网+”了,你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你不需要吗?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一个细胞能脱离主体存在。

任何企业都需要“互联网+”,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以用户为导向。钢贸企业也有用户嘛,你让企业全部数据化,全部信息对称,肯定有利于企业发展。

不能因为加不上互联网就说不能“互联网+”,加上加不上,是态度、水平问题,“一定加”是方向问题。加上了它的特征就是互联网企业,加不上它的特征就是非互联网企业。未来企业就两种,“互联网+”企业生存,“非互联网+”企业挂掉。

人和猴的区别就是理念,所有的东西是否先进,就在于它的理念,所以最虚的东西往往最实,就在这儿。理论进步了,实践才能进步,理论一旦停止进步,实践立马停止。我们集团内部也是一样,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干掉,全人类都一样,企业也一样。“互联网+”是什么?是正确理念。跟得上活,跟不上死。如果企业全都活了,那不就没有死的企业了吗,总得有新陈代谢。

谈云端创投:以用户为核心进行布局

本刊高级研究员:对于云端的商业版图,您是如何布局和设计的?

陈朝辉:就是围绕着用户的核心需求,比如说生活服务类、大健康领域、影音视频类,我们现在正在布局这些。可能近期就要开一个盛大的会,享康商城就是近期我们投资的一个大健康领域的项目,它的母公司有5万多个地面药店渠道,手里还有很多品牌。

所以我们的布局就是刚需的,符合市场规律,在我们的业务结构中有所验证的东西。

本刊高级研究员:云端创投跟别的创投咖啡有什么不一样?

陈朝辉:我们跟的别的咖啡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终局是什么,那就是消费者当国王,我们打造的是这样一个消费者O2O王国。这是我们所有的资金、所有的项目、所有人落脚的唯一的点。我们只有一个球门,一个球。别人是有N个球门,有N个球,觉得哪挣钱踢哪个,没有一个根本的方向。

本刊高级研究员:如果一个项目它的目标用户是小部分人,云端创投会不会考虑投资,比如互联网方面人才的在线教育?

陈朝辉:我们现在就在计划投资DT教育,现在我们的一个投资人正在跟国家相关部门谈这个项目,为什么呢?“互联网+”崛起的时候,企业转型需要这类人才,而目前没有足够多的这类人才。中国大学生多,增值空间绝对巨大,社会价值也是巨大的。过去的电脑学校,学的是技术,学的是技能,现在学的更多的是一种先进的方式和理念。所以说像这种,只要能和我们的战略做配置的,我们也都会合作。

本刊高级研究员:陈总常说“无股权不合作”。不管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还是新创的互联网企业,除了股权之外,作为投资人,您更关注企业的哪些方面?

陈朝辉:使命。能不能和我们的使命匹配?它是不是一定导向到“让消费者当国王”上?我们所有的落脚点终究都是一个点,有利于这个点的所有项目都投,如果跟这个相背离的项目绝对不投;如果这项目我们假定是锁定它的,结果中途因为操办人的价值观体系崩盘了,我们一定会取而代之,或是把它抛掉。

本刊高级研究员:这又回到了O2O上去了。

陈朝辉:对,肯定还是让消费者当国王,肯定还是O2O,所以O2O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O2O肯定是一个长线的概念。

谈未来:企业应该有远期思考

本刊高级研究员:您如何看待马云投资机器人?

陈朝辉:谷歌早就投资机器人和无人机了。一个先进的发达的企业,中间有份企业责任,应该为人类的未来多做些贡献,应该这么做。

不过从经济效益考虑,想短期内见效,不可能,这些都是战略性投资。谷歌现在投的百分之八九十的项目,都是外太空探索、无人驾驶技术,这些项目,三五年根本看不到收益。这叫future。

发达企业应该拿出钱来做公益,为人类的未来做贡献。这叫战略的公益储备。一个先进的企业就应该有这种先进的思考,这已经超越企业运营的层面。

上一篇:老板,你会用干股吗 下一篇:陈光辉的时代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