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行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

时间:2022-02-12 04:47:40

浅谈银行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

摘要:信用衍生产品拥有高收益性和难以避免的高风险性。中国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处在起步阶段,银行关于信用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为对象,借鉴美国银行相关信息披露的经验,探讨完善中国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70-02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称信用违约掉期,作为信用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具有分离资产中信用风险、将市场信用风险集中度降低的作用。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在2010年10月29日颁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标志着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中国式CDS)试点业务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2010年11月5日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要求

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主要是针对信用保护买方而言的交易对手结算风险,即当信用事件发生时,信用保护卖方不能按约定向其进行赔付的风险。信用违约互换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其价值随着信用等级和信用事件等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且价值变化方向及大小很难预估和判定,高风险是其主要特性之一。信用违约互换的性质和交易方式的特点导致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方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样性的,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信用风险通常表现为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是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选择或制定的用于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措施、方案,其作用是指导信用风险管理的行动,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实现银行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信用违约互换持有目的、交易规则、信用风险管理等特点,使其具有与其他衍生金融产品相区别的信息披露要求。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企业应当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需要披露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信用违约互换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其相关信息披露应执行准则的这一规定,向信息使用者披露信用违约互换相关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及时、充分了解和掌握交易主体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的约束和稳定。

二、中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现状

三、美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的借鉴

1.日保证金制度的管理政策。美国银行为了防范信用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信用衍生工具交易执行每日保证金变化的管理政策。即,当交易对手表现出信用等级下降或者违反了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情况下,通常就会要求交易对手一方增加其抵押品的金额。否则将采取其他的防范措施,如提前终止所有的交易。

2.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调整的管理政策。美国银行对包括购买的信用违约互换在内的某些衍生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调整,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交易对手的信用情况。由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报价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还不能充分反映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水平,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估值随着未来期间内衍生品的合约价值、抵押品价值以及交易对手信誉度的变化进行修改和调整非常必要。2009年和2010年,美国银行在衍生金融资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交易账户确认信用衍生品估值损益分别为7.31亿美元和31亿美元。在对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进行估值调整时,抵押品制度和强制净额结算主协议降低了每个交易对手的风险敞口。

3.信用风险监测管理政策。信用风险额的计量采用净重置成本。该计量揭示了在假设信用事件发生时的合约对手方未能履行合约条款情况下美国银行承担的风险数值。由表2可知,美国银行会计期末持有购买和创设发行的信用衍生合约的名义金额和信用风险金额。

四、结论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是信用违约互换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银行针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并入到“衍生金融工具”项目中,没有单独的披露,且主要是定性的简单描述。美国对信用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较早,结合中国实际,辩证地借鉴美国银行的披露经验,增加定量信息,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信息体系的披露,以提高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中国信用衍生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Z],2010.

[2] 张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监管变革与中国实践[J].财经科学,2011,(5):1-9.

[3] 李艳,朱琪.风险估值模型在衍生金融工具自愿信息披露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0):95-96.

上一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思考 下一篇:刍议桥梁工程中桥梁抗震设计